第二十七章 职业圈子的看法,被耽搁的天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七章职业圈子的看法,被耽搁的天赋?(第1/2页)
    吃了饭、结了账。
    樊华拉着江大强到附近广场遛弯,江昭桐早上还要上班,也要回去休息。
    时耀也赶紧走了。
    回家,马上瘫在沙发上,体育馆里待了一天,参加了好几场比赛,一直闹哄哄还是有些累的。
    他还是第一时间打开系统,看到数据顿时轻呼一口气。
    【气运点数:20。】
    数值没掉!
    在没有气运影响的情况下,参加个社区比赛拿了冠军应该也没什么影响吧?
    时耀安稳的躺着,刷上几个视频,再看看信息马上改变了想法。
    新闻,还是有的。
    不应该说新闻,而是最新的短视频,‘大川生活’直播镜头下,和孙世成比赛中的背后击球以及最后一个发球的视频,都被上传到了网络上。
    视频被发布属于正常情况。
    在普通人眼里,时耀和孙世成比赛打出的背后击球确实有看头。
    背后击球的视频,短时间播放量就超过了五万,点赞、转发一直不断上涨。
    幽灵发球的视频倒是没多少钱看,视频还是张大川转发过来的,点击量只有几百个,看情况也不会再涨多少了。
    “还好。”
    “只是个短视频,达不到上新闻的程度。不过也对,又不是国际比赛,也没人关注。”
    “幽灵发球,能看到的只是球抛的高而已。”
    “孙世成,退役十年的省队运动员,也没人在乎吧。”
    事实就是如此。
    别说是退役十年的省队运动员,即便是省队在役运动员、国家队二队运动员,只要不是参加国际赛事并拿到冠军,谁在乎呢?
    对于乒乓球来说,大众在意的永远只有冠军,拿到冠军才是荣耀。
    亚军,可能都会被认为是失败者。
    普通人对于第一个背后击球的视频感兴趣。
    第二个幽灵发球,技术门槛实在太高,一般人看不到技术含量,只是觉得球抛的有些高、发球很花哨,仅此而已。
    所以视频并不吸引人。
    反过来,乒乓球职业圈子的观点就截然相反了。
    时耀和孙世成的比赛才刚结束,最后一个发球就被截出视频发到了徐明伟的群里。
    群里也有人转发到其他群。
    国内顶尖乒乓球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很小,视频几次转发,顶尖的运动员、教练员几乎都看到了。
    这些人的讨论就专业多了。
    “这个发球厉害,放慢镜头,看他手部抖动了有五次吧?速度非常快,根本看不清具体哪一次是发球!”
    “也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碰运气的?”
    “不一定是碰运气,也许发球之前不知道哪一次会触球,但触碰的瞬间,一定是知道的。”
    “这样一来,对手就很难判断了。”
    “很明显,孙世成没判断出来,他纯粹碰运气式的接了一板,然后出界了。”
    “如果每一次都能发这样质量的球,威胁会非常大,也许三个发球、四个发球就能直接拿到一分。”
    之所以不是两个发球拿到一分,是因为职业运动员,尤其是在役最顶尖的运动员,即便没有判断出球的转向,也能依靠技巧、硬实力把球接回去。
    当然,回球质量肯定不如判断转向的发球。
    有的运动员也提出,“我们能不能练一下这种发球?”
    “很难,几乎不可能。”
    国家乒乓球男队主教练杜威分析道,“这样的发球,需要手腕非常灵活,判断也要非常精准。”
    “巴西运动员雨果的发球也抛出很高,但只是为了让球更转、更快、更具威胁,他的发球等于在雨果动作技术上,加上了手腕的抖动……”
    “这种发球是概念性的,好像有个名字叫幽灵发球是吧?”
    “视频中的选手,我听说比赛过程中,也只是发了这样一个球,成功的几率应该不高。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这样的动作对手腕的压力非常大,只是去反复训练,都会让手腕受伤!”
    一句话,在役运动员都放弃了。
    有教练员看过视频,再仔细询问一番,也对时耀非常感兴趣。
    一个业余选手,能把技术练到这种地步……
    天赋真好!
    “只是可惜了,他有二十多岁,年纪太大了。”
    杜威都有点遗憾。
    乒乓球运动员都是十岁以前就开始培养的,最晚也不能超过十二岁。
    年纪到了二十岁,技术早已定型,后续能提升的就很少了。
    绝大部分职业运动员,二十岁以后提升的都只有经验、心态。
    平日持续性的训练,目的是保持体能、保持身体状态,提升球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