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黑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士对视一眼,苦笑道:「总司令,我们根据您留下的【空间涟漪】
    理论,虽然成功制造出了原型机,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瓶颈。」
    八尾博士接过话头:「宇宙中的「背景噪音』太强了。恒星的引力波丶超新星的爆发丶甚至是黑洞的潮汐——这些都会在时空中留下「涟漪」。我们想从中精准地捕捉到斯菲亚那微弱的信号,就像是在一场席卷全球的飓风中,去倾听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这几乎不可能。」
    苏启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他们的工作日志,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
    「—了不起。」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群地球上最聪明的大脑,由衷地赞叹道:「说实话,我当初写下这份手稿时,很多地方都只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构想,你们能仅凭这些零散的片段,就在这麽短的时间内,将它从理论变为现实,甚至造出了原型机—各位,这已经不是优秀』可以形容的了,这是天才的造物。」
    这番发自肺腑的赞扬,让在场所有科学家都感到一阵动容,连日来的疲惫与挫败感,仿佛都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只是—」苏启话锋一转,他调出了理论的核心算法模型,「你们从一开始,就错了一个方向。」
    他指着屏幕上的算法,说道:「你们一直试图做的,是放大』那道涟漪,好让它在宇宙的噪音中凸显出来,对吗?「
    八尾博士点了点头:「是的,但我们失败了。」
    「当然会失败。」苏启笑了笑,「这就好比你想听清一公里外的一句耳语,你把自己的耳朵凑过去是没用的,因为声音早就消散了。」
    他顿了顿,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
    六年前,他写下这份手稿时,对于时空理论的理解,更多是基于现有物理学框架的延伸与推演,虽然超前,但终究有其局限性。
    而现在,经过了奈克赛斯世界的历练,他的科技树,已经顺利地突破到了LV6,他对于时空丶维度的理解,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他拿过一支触控笔,在虚拟屏幕上舞出一片残影,一行行全新的,充满了颠覆性思维的算法与公式,瞬间覆盖了原有的模型。
    「正确的思路,不是去听那句已经消散的耳语」,而是去分析它在传播过程中,撞击在墙壁』上所产生的回声』!」
    「我将其称之为多维谐振』!」
    「任何超光速行为产生的空间涟漪,都不会是单一维度的!它会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中,产生无数个频率不同,但本质同源的谐振波』!这些谐振波就像是主旋律的伴奏,它们会互相印证,互相叠加!」
    「我们不需要去捕捉那道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主旋律』,我们只需要捕捉到足够多的伴奏』,通过交叉比对和算法重构,就能反向推导出—最原始的那道声音!「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科学家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八尾博士和安田诚之更是如同醍醐灌顶,他们呆呆地看着屏幕上那套全新的,充满了天马行空想像力的理论模型,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原来——是这样——」
    「我的天——还能这麽思考?!」
    苏启按下了回车键,开始模拟演算。
    下一秒主屏幕上,那团原本杂乱无章,如同噪音般的数据流,在全新的算法模型作用下,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迅速地筛选丶重组丶聚合!
    最终,所有的「噪音」尽数褪去。
    一道清晰丶稳定丶充满了美感的金色波形图,缓缓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一刻,整个实验室,落针可闻。
    有了苏启带来的全新理论与核心算法,【空间涟漪探测阵列】的项目,其进度简直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
    之前困扰了他们数周的「背景噪音」问题,在全新的「多维谐振」理论面前,被轻而易举地解决。
    后续的硬体设计丶能源供应丶数据传输—所有在其他人看来无比棘手的技术难题,在苏启那超越时代的知识储备面前,都变得简单起来。
    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并给出数种甚至数十种,在当前科技水平下最优化丶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整个联合研发团队,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的技术攻关快感之中。
    短短一个月后,第一台正式版的「空间涟漪探测器」,便在联合实验室中成功下线。
    紧接着,在TPC庞大的工业体系支持下,更多的探测器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三个月后。
    近地轨道之上。
    数百艘无人工程船往来穿梭,如同勤劳的工蜂,将最后一个信号基站,精准地部署到了预定轨道之上。
    「嗡!!!!!」
    伴随着一阵让整个地球磁场都为之轻微波动的能量共鸣,由数百个信号基站组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