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9章125.致知典仪,武道六品(三更一万一千字)
虽然徐永生在九品境界时针对儒家五常的选择不是秘密,但宁山此前不一定知情。
如此赶巧,让徐永生也有些感慨。
他放下茶杯微笑:「这是要迎难而上啊。」
宁山难得赧然:「先生说笑了,学生是想着,成就『仁』之玉璧后可以方便后续其他儒家五常的修炼,就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了。」
徐永生微笑看着面前少年。
对方仍然坚毅刻苦,但相较于自己与他初相识的时候,赫然已经有了一些改变。
他不敢打包票这样的改变一定是好的,只能说,作为老师,他希望自己带来的影响能让对方未来人生路更顺利少许便好。
只是可惜,似宁山这般出色的苗子,在民间终究少见。
义塾里来来去去,经徐永生教导过的蒙生已经超过两百,但即便加上宁山,得他举荐入读学宫外院的少年少女,一共也只得三人,能参加今年二月学宫「提前批」考试的唯有宁山一个。
参考往年资料,这个概率在他看来,甚至已经是出乎意料的高了。
但对照名门望族的成才机率,自然远远不足道。
徐永生倒无挫败之感,只觉路途尚远,仍需继续砥砺前行。
关于第三枚「仁」之玉璧,要求义塾授课的时间是一年。
准确说来,是三百六十天。
徐永生自去年五月底开始,因为刚过去的盛景十年多出一个闰月,所以到今年盛景十一年四月底,他便成功完成此番历练。
感受着腰椎地阁第三层里五常之仁再次充盈升腾,徐永生彻底奠定修行根基,做好准备去参加七品升六品的儒家典仪。
除此之外……
「虽说晚了能有半年,但总算不比你慢,还好,还好!」谢初然将和徐永生同期参加这次致知晋升典仪。
她一直只缺第二把「义」之古剑的相关历练没有完成,又不愿意像许媛那般搞「技术性手段」来救人于水火危难中,于是便一直拖下来。
谢初然此前便有打算,如果在河洛东都一直没有机会,便索性请假回朔方。
好在她运气没有差到离谱的程度,今年三月份期间凑巧碰上路人遇险,于是谢三娘见义勇为拔刀相助,救人的同时,也完成自己关于第二层「义」的历练。
算起来,还比徐永生完成第三层「仁」的力量早一个来月。
谢初然这就不着急了,悠哉悠哉等着徐永生一起。
「多蒙三娘相候。」徐永生微笑道。
谢初然意气风发:「咱们出发!」
他们一起参加七品升六品的典仪,直接结果便是,到底给国子学博士许书明蹭上了。
太学博士燕德有些哭笑不得,看着对方神情一本正经,和他一起站在学宫内的日晷台前。
因为参加致知晋升典仪的学生,既有国子学的,也有太学的,因此这次典仪,将由许书明丶燕德一同主持。
和徐永生丶谢初然一起参加的还有两名老生。
一个是盛景三年入读学宫,据说前年时候就是正七品修为,理论上那时就可以从学宫毕业,但一直等到今年,终于完成各项历练,于是通过学宫来参加七品升六品的典仪。
另一个则是盛景六年入读学宫,比徐永生丶谢初然他们早一届,和谢初然一样是国子学的学生,名叫蔡峰。
蔡氏,素来同陈丶邓并称,只略逊色于郑丶许丶曹,皆是河洛名门望族,蔡峰正是蔡氏嫡系子弟。
此刻,他看向徐永生和谢初然的目光里,充满审视的意味,隐隐流露出几分忌惮与排斥。
谢初然感受到对方目光,回望过去。
蔡峰收回视线,一言不发。
国子学博士许书明看看天色,向一旁太学博士燕德微笑致意。
燕德谦让几句后,便即当仁不让,首先上前:「卯时已到,典仪祭礼正式开始。」
周围有几名学宫直讲取来早已准备好的器物,分发给徐永生等人。
徐永生丶谢初然他们依次登上学宫内的日晷台。
四个人尽可以安排的开,无须特殊规划,分别坐到台上一角,然后各自摊开面前纸笔,开始绘制。
大家动作大同小异,都是不时抬头仰观,然后低头在纸上落笔。
如此,便是整整一天一夜。
等到第二天日出前后,徐永生等人已经在纸上各自绘出一幅十二时辰的星辰日月简图。
绘制完毕后,大家走下日晷台,将图谱呈递到主持法仪的两位博士面前桌案上,然后各自下去沐浴。
沐浴更衣过后,徐永生四人一同来到学宫五厅之一的掌馔厅。
除了饭堂用饭,以及少数学生在这里来往帮忙,掌馔厅基本上是大家五厅中来的最少的一厅。
而眼下徐永生四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