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金菊蟹粉石榴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五十七章金菊蟹粉石榴包(第1/2页)
    再临西山别有一番韵味,层林尽染的景致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
    一辆青帷小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行,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阿桃钻出来坐在车辕上,不时指着路边的景致雀跃地说着什么,而车内的戚萝微微阖着眼,指尖在膝上无意识地轻点。
    昨夜她几乎半宿未眠,就着油灯将那本偶然购得的南北食谱杂记翻来覆去地研读。
    书中记载那道“蟹粉石榴包“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最精妙不过。
    所以特意去市集买了些普通的河蟹回来练手,虽不如阳澄湖大闸蟹名贵,但胜在价廉,拿来试验也不心疼。
    第一次尝试,面皮擀得不够薄,蒸出来少了那份晶莹剔透之感。
    第二次又太薄,包馅时一不小心就破了皮。
    蟹肉剔得也不够仔细,总有细小的碎壳混在其中。
    她和阿桃试吃了好几次,总觉得还差些火候。
    “姑娘,您看那边的枫叶红得多好看!”阿桃的声音将她从回忆中唤醒,“比咱们铺子门口那棵歪脖子树的叶子红得多哩!”
    戚萝含笑望去,只见层林尽染,秋色如醉。
    “确实赏心悦目。不过咱们此来,也要寻些能入馔的好物事。听说这西山别院里养着上好的清水蟹,又值桂花盛开,正是做蟹肴的好时节。”
    这蟹粉石榴包的做法说来也妙,原是融合了南北之长的巧思。
    北人善制面点,南人精于烹蟹,将蟹肉剔出以面皮包裹,既保留了蟹肉的鲜美,又兼顾了宴席的雅致。
    书中所记,要以极薄的面皮包裹蟹粉,蒸熟后要能隐约看见内里橙黄的馅料,好似裂开的石榴,露出饱满的籽实。
    不多时,马车在一处气派的庄园前停下。
    早有门房迎上来,引着二人入内。
    一位约莫五十岁年纪、穿着藏青色棉袍的老管事已候在门前,目光在戚萝身上打了个转,似是讶异于她的年轻。
    “老朽孙有福,忝为这西山别院的管事。”孙管事拱手行礼,“姑娘这般年纪,便能得郡主青眼,实在是后生可畏。”
    戚萝落落大方地回礼:“孙管事客气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灶上的功夫,原不在年岁长短。”
    孙管事引着二人往园中去,一路介绍景致布局。
    行至厨房,但见窗明几净,灶台锃亮,一应器具都是新的。
    “这灶台是特意请京中老师傅砌的。”孙管事语气中带着几分自矜,“火候比寻常灶台要均匀得多,便是炖个佛跳墙也使得。”
    戚萝细看片刻,忽道:“这灶眼似乎略高了些。”
    孙管事讶然:“姑娘好眼力!这是上任师傅嘱托特意打造的。”
    “每位厨子的习惯不同,”戚萝微笑,“我个子不如他高,怕是得垫个脚凳了。”
    这话说得俏皮,连严肃的孙管事都忍不住笑了:“这事好办,老夫这就让人备个合适的脚凳。”
    查看完厨房,孙管事又引着去看食材。
    最让戚萝惊喜的是溪水笼里那十几篓大闸蟹,个个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比她晨起练手用的河蟹不知要名贵上多少。
    “这些都是今早才送来的阳澄湖大闸蟹。”孙管事道,“庄子里还自酿了桂花蜜,后山的几棵老桂树开得正好。”
    戚萝俯身细看那些肥蟹,脑中已经闪过好几道菜式。
    忽然,她注意到蟹篓旁散落着几朵金黄的桂花,心念一动,有了主意。
    正要开口,却听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小队人马正沿着山庄外的驰道而来。
    为首二人,竟是宋修与赵燕绥。
    宋修今日穿着一身素色骑射服,更衬得身姿挺拔。
    赵燕绥则是一身火红的骑装,英姿飒爽,正侧头与宋修说着什么,眉眼间带着明快的笑意。
    察觉到这边的目光,二人勒马望来。
    赵燕绥看到戚萝,笑容微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宋修的目光则在戚萝身上停留许久,欣然颔首致意。
    孙管事忙上前见礼。
    宋修下马,声音平稳:“孙管事不必多礼,我等途经此地,见山庄秋色颇佳,随意看看。”
    戚萝上前行礼:“民女受郡主之托,前来商议重阳开山宴的席面事宜。”
    赵燕绥也下了马,走到近前,目光在戚萝和孙管事之间转了转,语气带着她一贯的直白:“原来是你来接这差事?”
    话里听不出褒贬,视线却落在了溪边的蟹篓上。
    “这蟹倒是不错。重阳宴上,莫非要做持螯赏菊的雅局?只是吃起来难免狼狈,恐失仪态。”
    戚萝微微一笑,并不介意赵燕绥的语气,反而觉得她点出了关键:“赵小姐思虑得是,持螯虽雅,于大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