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微薄之夜——杨树的咖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些‘回去’,本来就不值得。
    >真实不是通往过去的路,而是通向未来的桥。
    >你不必一次性走完,我们可以陪你,一步一步。”
    收笔时,晚风翻动纸页,发出轻微的响声。像是某种回应。
    回国后三个月,我们发布了《镜屋7.0:共生纪》。这一次,讲述者不再单独面对镜头,而是两人一组??亲子、夫妻、朋友、医患、师生……他们共同进入木屋,在引导员协助下完成一场“真实对话”。规则只有一条:不说服,不辩解,只倾听。
    第一期嘉宾是王桂香和阿哲。
    他们面对面坐着,中间摆着那幅拼图。沉默许久后,王桂香先开口:“儿子,妈以前总觉得,只要你过得好,我受多少苦都值得。可现在我才明白,这种想法……也是一种逃避。”
    阿哲怔住。
    “我不该把全部人生押在你身上。”她声音颤抖,“我压抑自己,否认痛苦,是因为我不想让你看到妈妈软弱的样子。可我忘了,你也需要一个会哭、会累、会犯错的妈妈,而不是一个永远坚强的零件。”
    阿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伸出手,握住母亲布满皱纹的手:“妈,零件也会生锈,会坏。但你不是零件,你是活生生的人。从今以后,换我来修你。”
    全场寂静。摄像机静静记录下这对母子相拥的画面,没有配乐,没有字幕,只有呼吸交织的声音。
    节目播出当晚,#真实不需要完美#登上热搜榜首。无数人分享自己的“未完成对话”:
    >“我和我爸冷战八年,昨天给他发了《共生纪》链接,他回了一句:‘下周回家吃饭吧。’”
    >“我和女朋友看完这一期,抱在一起哭了半小时。我们决定一起去见心理医生。”
    >“我妈说我自私,我说她控制欲强,我们吵了二十年。今天我点了‘静帧守护’的预约,想试试换个方式talking。”
    而最让我动容的,是一封纸质来信。寄自云南山区小学,署名是一个叫小岩的五年级学生。信纸上画着一家人手拉手站在房子前,下面是歪歪扭扭的字:
    >“老师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话。我也有。我想说,爸爸喝酒打妈妈的时候,我很害怕,但我装作睡着了。现在我知道,不说出来,害怕就不会消失。我要攒钱买个录音笔,录下他们的声音,等我长大,交给警察。”
    随信还夹着一张全班合影。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我们班成立了‘悄悄话小组’,轮流保管一个铁盒子。谁有话说不出,就写下来投进去。老师说,等毕业那天再打开。”
    我把信收进抽屉,抬头看向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贴着红点,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静帧守护点”正在筹建。从北疆边境到南海渔村,从高原牧区到都市城中村,星星点点,连成一片。
    傅沉舟走进来说:“下一期《共生纪》,有人提名你和我。”
    我笑了:“我们有什么好说的?”
    “很多。”他认真道,“比如,你为什么坚持要把权力交出去?比如,我为什么一直留在这里?比如……我们之间,有没有可能不只是同事?”
    我愣住。
    他没再多说,只是放下一杯热豆浆,转身离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角,那杯豆浆冒着白气,像极了那个便利店的清晨。
    我低头看着手机,又一次点开“未知”的聊天框。
    这一次,我发了一张照片:湖边的椅子,两张并排放着,一杯豆浆,一本打开的日记本。
    配文只有八个字:
    >“位置留着,随时可以来。”
    发送后,我合上电脑,走出门去。
    春风拂面,柳枝轻摇,远处传来孩童嬉笑。
    我知道,还有太多人躲在沉默的角落,攥着未出口的真话,等待一个安全降落的地方。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再多一点容得下真实的空间。
    哪怕微弱如萤火,也要亮着。
    因为只要有人愿意相信,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