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6章 三亮同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咱是买煤灰,还是买大炭?”
    “买蜂窝煤!”
    很多京城市民都习惯买煤灰和黄土,回家自己摇成鸡蛋大小的煤球,或者是煤饼子,为嘛?便宜啊!
    但是还有更好的,就是成品蜂窝煤,这玩意耐烧,还安全,只要烟囱保持通风,绝对没事。
    张学强交上钱和煤票,一口气要了两千斤蜂窝煤。
    现在才腊月,离着过年还有十七八天,买得少了根本烧不到天彻底暖和。
    黑漆漆落满黑灰的窗口里递出提货单,传出个声音,“两个小时以后来搬!”
    蜂窝煤由于要的人少现货少,你交钱后一般要等着机器现压。
    他要的又多,两千斤是一千二百多个,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
    这会儿干嘛去?
    张学强琢磨俩人骑一辆三轮车太不方便,还不如趁这功夫自己买辆车去呢。
    当然汽车、摩托是不可能的,最佳的选择就是一辆二八大扛。
    “买车?哥,你有工业券吗?”梅新岩一双小眼瞪得溜圆。
    工业券在这时代,是除去粮票最重要的票证,因为居家过日子根本离不开的。
    它能买一切和工业有关的东西,从毛巾、肥皂、搓脸油,到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都包含在内。
    而且这东西的发放配给和工资挂钩,大概比率是每二十元工资搭配一券。
    普通职工,每月很少能超过两券。
    这么少的工业券,购买日常用品都不太够。
    而买一辆自行车,按照类型不同,大概需要八到几十券,谁还能挤出这么多购买自行车?
    那么只好亲戚、邻居之间相互拆借,或者去鬼市淘换。
    所以说那时候买一辆自行车的难度,不亚于三十四年后买豪车。
    可这难不倒张学强!
    他那被冻得有些皲裂的手从裤兜里拿出来,手指间捏着几张小纸片,在梅新岩面前一晃。
    “看清楚了这是嘛?”
    这东西比粮票略大,纸张也稍微厚实一点,主色调淡红色。
    背景印的是工厂和塔吊,上面有‘京城市购物券’‘日用工业品’‘市第一商业局’等字样。
    还在边角写着阿拉伯数字3,和三张券的字样,最下面是发行年份。
    这是面值最大的三张券,其它的分别有一张券,零点五张券,零点一张券,这四种面值。
    而张学强拿出的几张都是‘三张券’最大面值的,这玩意他仓库里数不清有多少,根本就不在乎用几张买辆车。
    他往外拿的时候,细心地挑选了七七年之前发行的,要不然可就闹大麻烦了。
    “快,快收起来哥,小心让人偷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