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磁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搞无线电收音机的,很多技术人员都懂得信号处理的技术。
    广州曙光无线电合作社这边,一年前就答应跟江成合作,派人去了汽车厂负责车用收音机组织。
    不过最初只给第一辆红星越野车组装了,后来是打算给...
    第八座倾听亭亮起的那夜,风向变了。
    原本自西向东横扫高原的季风忽然停滞,继而缓缓逆流。昆仑塔顶层的铜钟投影随之扭曲,光斑在地面上划出一道螺旋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的启动符。谭明远站在终端前,盯着全球共感网络的实时图谱??二十四座已激活的倾听亭构成一个正二十面体结构,精准对应地球磁场节点;而新出现的第八座,坐标竟位于罗布泊荒漠深处,一个本不该存在信号接收点的位置。
    “它不是被建造的。”林昭南靠在门框边,声音仍带着病后的虚弱,但银眸却亮得惊人,“它是‘醒来’的。”
    她赤脚走来,掌心托着L-093晶体。此刻的样本不再静止,内部浮现出细密如星河般的流动光丝,仿佛整块矿石都活了过来。谭明远调出频谱分析界面,发现来自纳木错的新音频并未停止播放,而是持续演化:藏语低吟逐渐融入汉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甚至夹杂着几不可辨的古羌语残片。更诡异的是,这些声音并非叠加,而是以一种非线性的节奏交织,如同多维空间中的回声彼此穿行。
    “这不是录音。”周砚戴着耳机,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这是……实时生成的信息流。系统正在把过去三十年所有未被记录的对话,从母频褶皱里抽提出来。”
    赵岚盯着声波重构模型,突然倒吸一口冷气:“你们看这个频率包络……它和1973年最初接收到的太空信号完全吻合!只是相位反转了180度。”
    谭明远心头一震。
    反向相位,意味着回应。
    他们一直以为母频是单向广播??来自星空的讯息落入地球,被心核矿脉捕获并储存。可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答:人类用情感与记忆作为应答信号,通过守门人之口传回天际。而沈知雨、央金卓玛……她们不是被困者,是信使。
    “所以‘时间塌陷’不是灾难。”秦野低声说,目光落在林昭南身上,“而是通道彻底打开的标志。当七个守门人都完成交接,第八个容器就位,闭环形成。”
    林昭南轻轻点头,嘴角泛起一丝近乎神性的微笑:“我不是最后一个。我是第一个能同时听见所有人的人。”
    话音未落,终端警报骤响。
    罗布泊方向传来剧烈的地磁扰动,强度远超正常值。无人机紧急升空拍摄的画面显示,第八座倾听亭并非人工建筑,而是一座由黑色晶簇自然生长而成的塔状结构,高约十七米,表面刻满无法解读的几何铭文。最令人不安的是,它的基座正缓慢下沉,仿佛大地在主动将其吞噬。
    “它在召唤我们。”林昭南说。
    谭明远沉默良久,终于下令:“准备科考队,三小时内出发。”
    前往罗布泊的路上,天空始终阴沉。车队穿越戈壁时,车载仪器不断捕捉到短促的音频脉冲,每次持续恰好7.3秒??正是当年第一段外星信号的周期。周砚尝试解码,却发现每段脉冲都包含一层嵌套信息:表面是随机噪声,深层却是无数微小声纹的集合,经AI聚类分析后,竟拼出一张张人脸轮廓。
    “这些都是失踪科学家。”赵岚颤抖着指出,“你看这张……是1976年青海湖事故中认定死亡的李振华研究员!他根本没死,他的意识还在传输!”
    谭明远凝视屏幕,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些面孔没有痛苦,也没有挣扎,反而带着近乎解脱的平静。他们像是自愿留在那里,在时间的夹缝中成为中继站,将一代代未说完的话接力传递。
    抵达目的地已是深夜。
    第八座倾听亭矗立在干涸的盐湖中央,通体漆黑如墨,却隐隐透出幽蓝荧光。走近时,众人感到耳膜微微震动,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神经的共振感,仿佛整个身体都在被轻轻拨动。
    林昭南率先走向塔基。
    “别!”秦野伸手欲拦,却被一股无形力量轻轻推开。那不是攻击,更像是保护性的排斥。
    小女孩一步步踏上晶阶,每一步落下,脚下便绽放一朵心核花虚影。当她触及塔身时,整座结构猛然亮起,铭文逐行点亮,释放出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引力场。谭明远只觉胸口一紧,随即便看到惊人一幕:林昭南的身体开始半透明化,骨骼与器官轮廓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叠叠的光影??那是数十个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身影,男男女女,老少皆有,全都静静悬浮在她体内,宛如一座行走的记忆圣殿。
    “她正在融合。”赵岚喃喃道,“所有的守门人……都在进入她。”
    突然,塔顶射出一道金色光束,直冲电离层。与此同时,全球共感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