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续)磐石之下冰室之问(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外界唯一的联系,断了。
    冷汗再次渗出。她死死盯着手中毫无生气的通讯器,一种被彻底遗弃、成为孤子的恐慌攫住了她。怎么办?龙胆草知道她的处境吗?九里香呢?他们会不会以为她暴露了?或者…这本身就是计划的一部分?一个冰冷的诱饵?
    纷乱的念头如同毒蛇般噬咬着她的理智。她猛地将通讯器塞回口袋深处,仿佛那是个烫手的烙铁。不能慌。她对自己说。陈婧给了她二十四小时。这就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合法”时间窗。
    证明那个该死的关联!用逻辑和证据,将那个临时编造的谎言,变成陈婧认可的“真相”。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目光投向面前的终端屏幕。冰冷的蓝光映照着她毫无血色的脸。手指放在键盘上,指尖冰凉。她需要登录系统,调取N-Source-14及其周边节点的所有监控数据,特别是那个爆炸的备用电源模块的历史记录,还有…温度感知节点D的深层日志。
    更关键的是——她需要找到一条路,能够“顺理成章”地触碰到那个“基石锚点”Ref#K7-881A4相关的数据,或者至少,伪造出能指向它的“证据链”。这无异于在布满高压电网的禁区边缘跳舞。
    指尖在键盘上悬停,微微颤抖。她输入了自己的权限代码。
    系统界面展开,无数复杂的监控图表、数据流窗口瞬间铺满屏幕。N-Source-14的图标上,一个刺眼的红色“X”标记覆盖其上,旁边是运维组刚更新的故障简报:“备用电源模块P-7B过载烧毁(初步判断:元件老化失效)”。一切看起来都指向一场不幸的意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续)磐石之下冰室之问(下)(第2/2页)
    她的目光快速扫过温度节点D的历史记录。确实存在明显的基准漂移,数据曲线在安全阈值上方不规则地跳动。这是她报告里“合理”的基础。但如何将它与一个深埋在系统底层的“基石锚点”关联起来?
    她尝试搜索“核心稳定性度量基线(v3.7)的校准记录”。系统提示:权限不足。结果被过滤。只有相关维护工程师或更高权限才能访问详细日志。
    果然。这是第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她一个助理分析师,无权直接触碰这种级别的底层配置记录。她之前的报告里生硬地塞入那个ID,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陈婧正是看穿了这一点。
    怎么办?利用系统漏洞?尝试提权?风险太高了,任何非授权的访问尝试都可能立刻触发审计警报,直接将她送进陈婧的审讯室——这次恐怕不会再有任何“机会”。
    她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屏幕上快速滚动的公共日志流。一行行代码、状态信息、操作记录飞速掠过。陈婧说她是在这浩瀚的信息流里“精准捕捉”到了那条关联记录…
    等等!
    一个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骤然擦亮的火柴,瞬间照亮了她混乱的思绪!
    日志!就是日志!
    系统日志是公开可查的(只读),虽然信息海量且滚动极快,但理论上,任何人都能看到!这就是她之前谎言的基础,也是陈婧查证后没有立刻否定的部分!
    那么…如果她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制造”出一条包含“基石锚点”ID和温度节点D漂移问题的关联日志记录呢?一条“恰好”出现在日志流里,能被她在“梳理数据”时“偶然”发现的记录?
    这需要极其精确的时机把握和操作。她需要找到一个与温度节点D或稳定性基线校准相关的、即将发生的系统例行操作(比如定期的数据校验、模块自检)。然后,利用某个不起眼的、权限要求不高的操作节点(比如某个外围监控脚本的启动或停止),在其触发的日志记录里,巧妙地嵌入那段关联信息!
    这需要入侵某个特定脚本的触发逻辑?不,那太危险。或许…只需要篡改那个脚本运行时输出的日志信息模板?如果那个脚本的日志输出模板恰好存在一个可被用户环境变量覆盖的漏洞…她记得以前在某个技术论坛的犄角旮旯里,似乎瞥见过磐石科技某个老旧监控脚本存在这种低级但未被重视的问题…
    心脏再次狂跳起来,这一次却带着一丝绝境逢生的灼热。她开始在内部知识库中快速搜索,关键词锁定在那个老旧外围监控系统的名称和“日志模板”、“环境变量覆盖”等字眼上。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屏幕上繁杂的代码和文档飞快滚动。汗水沿着鬓角滑落,滴在键盘上,她也浑然不觉。她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屏幕上,像在雷区中寻找唯一可能的生路。
    找到了!
    一份三年前的、早已被归档的技术备忘录!里面模糊地提到某个早期版本的“EnvMonitor_v2.1”脚本,其日志输出格式可能受到用户临时环境变量“LOG_CUSTOM_MSG”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