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候回了乡公社。
得知李易民的打算,刘卫国很重视,专门把李易民请到了乡公社。
“易民大夫,听说这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你已经在村里接诊了五十多次?广受社员们好评啊。”
一坐下,刘卫国就把一顶高帽子扣在李易民头上。
李易民矜持地笑着说道:“都是些长时间营养不良和劳累造成的老病老伤,很惭愧,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暂时减缓一下病痛,要恢复,都得经过长时间的调理才行。
其实大多数人都算不得病,只要营养跟上了,身体的亏损自然而然也就能恢复。”
刘卫国叹道:“没办法啊,这就是现状。如今大家都还在朝着吃饱去奔,哪敢去想营养不营养的事啊。”
李易民陪着叹了一口气,没办法,这就是这个时代所有人面临的困境。
“我还发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很多老乡身体明明有问题,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就医,非得等到实在扛不住病痛的时候,才找医生。”
李易民痛惜地说道:“刘老师,这样是要不得的,小病不医,非得拖成大病,花钱不多,还容易耽误治疗。得想办法扭转老乡们的这种想法啊。”
刘卫国欣慰地说道:“你能发现这样的问题,很不容易,证明你确实在替老百姓考虑。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因为条件有限造成的,乡里头缺医少药,进城看病费钱还费时,所以大家小病基本靠忍,大病也是能拖则拖。
这都已经成为乡下的通病了。”
刘卫国说道:“说起来啊,我们这些基层干部,要改变这种现状很难,因为我们不懂看病,就是劝他们也不一定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章成立乡办企业(第2/2页)
易民大夫若是有心,可以帮我们想想办法嘛。”
李易民看着刘卫国,心说这不太对啊,我下乡本是来当咸鱼的。
可是现在怎么感觉尽是往身上揽事呢?
和刘卫国对视半天,李易民却还是不得不点头答应下来。
与话已经说出去其实没太大关系,他到底是医生,无法做到面对病人无动于衷。
“我准备从过年后起,先给崖下村的村民进行一次体检,大多数老乡以听脉、血压血糖等等简单为主,针对一些上了年纪、有旧伤老病的老乡,可能要做一些血检,这个需要乡卫生院或者县医院的配合。”
刘卫国想也不想地答应下来,“你这个想法很好,我表示支持,县医院那边我让老张来联系。”
李易民补充说道:“如果县医院那边检验科人手不足,我可以只借用他们的设备。”
刘卫国表示没问题,这些都可以协调。
然后,刘卫国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了李易民与省中医院联系收购药材的事。
这对于他来说才是大事,这可是能给乡里实实在在增加收入,在这年代,基层干部要找到开源的门路那可了不得。
李易民谨慎地表示这事暂时还只是有一个苗头,需要等中医院拿到这一批样品之后才知道人家能不能采购。
刘卫国说道:“有这样一条路子就不容易,这样,样品我晚点亲自送到县里去,别从邮局寄了,那样太慢,让火车带到省城去,我再托领导联系县城在省城办事处的同志,由他们亲自送到你父亲手上。”
刘卫国掰掰手指头,数着数说道:“这样一来,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三天。走邮局的路子,没个十天八天根本就送不到,那一来一去就拖到年后去了。”
体会过后世物流的便利,对于这个年代的邮局,李易民确实还不太习惯,刘卫国能够动用关系当然更好。
李易民借用刘卫国办公室里的电话,当着刘卫国的面给他父亲打电话说了样品送达的方式。
李国正在电话里表示,他已经跟刘叔说好了,等样品一到就展开评估。
李易民和父亲通话是开着免提的,刘卫国敏锐地感觉到这事的成功率很高,整个人心情大好,于是就给李易民透露了他年后的工作调动问题。
外出培训学习的乡长年后即将调任县里,他这个刘副乡长前面的“副”字将会被摘掉。
李易民笑呵呵地说道:“刘老师高升了,那可得恭喜你啊,这不得炒两个菜庆祝一下?”
“你呀,你呀!”
刘卫国笑着伸手虚点李易民几下,说道:“过几天吧,年关的时候来家里吃年夜饭。你师娘去省城接你上大学的师姐去了,得过些日子才能回来呢。”
“我还有个读大学的师姐?那这顿年夜饭我还真得蹭一蹭了。”
刘卫国说道:“等过些日子你师姐回来,我介绍你们认识。”
认识的时间虽然不长,刘卫国是真心喜欢李易民这个年轻人,主动介绍他的闺女,心里自然是有些想法的。
“对了,刘老师,如果到时候确定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