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把苏超当姐妹?(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沈知点头,“让故事真正回到它出生的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剧组进入补拍阶段。新增的雪景需要人工造雪,设备运进来那天,全镇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孩子们围着机器尖叫,老人则摇头笑着说:“几十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当第一片人造雪花飘落时,整个剧组都安静了下来。那一刻,仿佛不只是在拍电影,而是在为这个被遗忘的小镇举行一场迟到的仪式。
    补拍的最后一场,正是林婉设想中的“多年后重逢”。她亲自出演老年妆版本的女主角,白发苍苍,步履缓慢。当她走到海报前停下,手指触碰到画面上年轻的自己时,监视器前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沈知站在镜头外,看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忽然感到一阵心酸。他想起十五年前,他们第一次合作时的情景。那时林婉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为了争取一个镜头的调度权,跟投资方吵得面红耳赤。而现在,她站在这里,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只是安静地完成属于自己的表达。
    “卡。”林婉轻声道,声音沙哑却不疲惫。
    没人喊“过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条,就是最终的答案。
    当晚,全组聚在一起吃火锅。老周带来了珍藏多年的茅台,一人倒了一小杯。“敬《回声》,”他说,“也敬我们这些不肯向市场投降的人。”
    酒过三巡,有人提议放一遍粗剪版全片。于是他们在镇文化站搭起投影幕布,居民们搬着板凳围坐一圈。当片头字幕缓缓浮现,配乐响起的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
    两个小时里,没有人说话,没有手机亮起。只有画面流转时偶尔传来的抽泣声。当最后一幕雪花落下,全场静默数秒,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几位老人抹着眼泪说:“这就是我们的故事啊。”
    林婉坐在人群中,握紧了沈知的手。她没想到,一部讲原谅与告别电影,竟会让这么多陌生人感到被理解。
    第二天清晨,林婉独自去了那棵老槐树下。她带了一支笔和一本新笔记本,坐在树根旁写下第一行字:
    “有些人走得很远,只是为了回家。”
    她继续写道:“可家不在某个地方,而在你愿意停下来倾听的那一刻。在母亲熬汤的香气里,在朋友递来的一杯热水里,在观众看完电影后流下的眼泪里。家,是我们共同记得的东西。”
    写到这里,她抬头看向远方。阳光穿过树叶缝隙洒在地上,斑驳如记忆碎片。她忽然明白,《归途》不该是一部关于漂泊的电影,而应是一封写给所有迷路者的信??告诉他们,不必完美,不必成功,只要还在寻找,就从未真正迷失。
    回到住处,她发现沈知正在整理行李。“准备走了?”她问。
    “嗯,城市里还有事。”他回头笑,“不过这次我不催你。你想留多久都行。”
    林婉点头:“我再待几天。有些感觉,必须留在这里才能写出来。”
    沈知临走前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旋律简谱,旁边标注:“《回声》主题曲,送给你当《归途》的礼物。”
    飞机起飞后,林婉拨通苏晴的电话:“我想好了,《归途》的女主角,由你来演。”
    电话那头久久无言,然后传来压抑的啜泣。
    “别哭,”林婉笑着说,“这不是施舍,是你应得的。你等的那个地铁站,终会有人为你停留。”
    一周后,林婉独自踏上归程。火车穿过隧道时,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走过的路:第一次获奖时的狂喜,被舆论攻击时的崩溃,母亲去世那晚独自坐在客厅的漫长黑夜,还有如今这片宁静的山野与星空。
    她打开电脑,重新打开《归途》的文档,删掉简介,换上新的句子:
    “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出口,后来才发现,真正的自由,是敢于走进最深的黑暗,并相信里面会有光。”
    抵达城市已是深夜。公寓楼下,她看见对面房间亮着灯。沈知回来了。
    她没有立刻上楼,而是站在街角看了很久。灯光透过窗帘映出他伏案工作的剪影,桌上堆满了乐谱和剧本草稿。那一刻,她忽然很想冲上去敲门,告诉他一切都变了,又什么都没变??他们依然在写故事,依然彼此陪伴,依然相信那些看不见的价值。
    但她只是微微一笑,转身走进楼道。
    第二天早晨,沈知开门时发现门口放着一份手写的剧本打印稿,封面写着《归途》二字,背面附了一张便签:
    “谢谢你一直懂我。这一次,换我陪你走到终点。”
    他拿着稿纸站在门口,久久不动。
    阳光照进走廊,落在纸页边缘,泛起淡淡金光。
    几天后,《回声》正式提交电影节评审。消息传出,业内震动。多家媒体试图联系林婉采访,均被婉拒。只有苏晴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这部电影没有主角,它的主角是每一个曾被伤害却仍选择前行的人。”
    首映当天,放映厅座无虚席。灯光暗下,银幕亮起。第一个镜头是那棵老槐树,晨雾缭绕,鸟鸣清脆。观众席中,有人悄悄握紧了身边人的手。
    影片结束,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整整八分钟,创下该电影节历史最长纪录。评委团代表上台发言时说:“我们见过太多炫技的作品,但《回声》让我们重新记起,电影的本质是共情。”
    而此时的林婉,正坐在青禾镇的小院里,泡着一壶陈年普洱,翻阅着一封封来自陌生观众的信。
    其中一封信这样写道:
    “导演您好,我是贵州山区的一名支教老师。昨天,我带着学生们看了您电影的盗版资源(对不起)。但他们看完后围在我身边问:‘老师,我们也值得被拍进电影吗?’我哭了。我想告诉您,您的电影不仅救了一个女人,也点亮了一群孩子的眼睛。”
    林婉读完,放下信纸,望向天空。
    云卷云舒,一如人生起伏。
    她提起笔,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句:
    “我不再想改变世界了。我只想继续拍下去,直到每一个沉默的灵魂,都能在光影中听见自己的回声。”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