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了头,又发不了财,军差还繁重无比。除非像你大伯这样当上军官,吃朝廷俸禄,否则一切所需都得家里提供,弄不好就破产。你说谁愿意当这个破兵?”
“这样啊。”苏录点点头,自己来此间也有段日子了,就从来没听身边人说一句当兵的好。
“洪武爷那时候咱们是人上人,谁见了都得叫声军爷。现在呢,人厌狗嫌。好多军户故意自残,就是为了逃避当兵。一般民户也怕和军户通婚,连累自家女儿,所以军户里老光棍比比皆是。”大伯说着长长一叹道:
“洪武爷当年是好意,想让咱们与国同休,可现在被拖累得,快跟贱民坐一桌了。”
“现在那帮文官把持军政,愈发不做人。他们是想尽了法子,防止咱们逃避军役。比如不许军户将子弟过继他人,还不许军户分家。就像咱们二郎苏家,都已经十八房两百口了,还在全一张户帖上待着呢。”
“所以咱们二郎苏家不是同族,而是货真价实的一家人。”大伯自己都被逗笑了。“没想到吧?其实二郎滩就一家姓苏的。”
“好大一个家啊。”苏录感叹一声,脑瓜子一转道:“不过这是好事儿吧,这样大部分人都不用服役了。”
“话虽如此。但烂沟子的文官,怎么会让咱们钻这个空子呢?”大伯狠啐一口道:“正统年规定,军户丁口每满十人,就要出一个正军,一个余丁,其余丁口供养所需。所以家里人越多,服役的也越多。咱们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上户口了。”
“原来如此。”苏录终于明白,族里为啥这么多黑户了。“朝廷不管吗?”
“当然管了,朝廷每十年就会清查户口,重编一次军籍黄册。各地军队出现缺额时,卫所也会进行‘清军’,把隐藏的人口揪出来当兵。”大伯说着哂笑一声道: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北京城雷霆万钧,传到了咱们这西南大山里,也就剩个屁了。于是朝廷为了逼我们上户籍,又规定,家有五丁才许一人为吏员;有十丁才许一人充生员。而民户完全没有任何限制,你说缺德不缺德?”
“确实。”苏录点点头。按他的理解即是说,黄册上得报五口,才能允许有一个事业编。得报上十口,才能允许一人去当公务员。
“那咱家报了多少口?”他关切问道。
“把你和苏淡加上正好二十丁。”大伯道:“咱家人口太多了,报得太少方方面面交代不过去。”
“也就是说,我、大哥和嚼精儿,三个人里只有两人能当秀才?”苏录皱眉问道。
“哈哈哈,以为你愁什么呢!”大伯放声大笑道:“你们三个能考中一个,就谢天谢地了好吧?!放心,要是真能考上三个,保准人人争着抢着去上户,帮你们把人头凑齐!”
“呵呵,确实。”苏录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自己确实做梦娶媳妇——想太美。
但大伯说他归说他,自己也忍不住畅想道:“将来你们要是能中进士,当上尚书,就可以让家族脱离军户,改为民户,甚至尊贵的官户了。”
“得干到尚书才行?”苏录惊讶道。在考个秀才都难比登天的现实下,他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能中进士。更别说干到高官了。“这条件也太苛刻了吧,真有人能做到吗?”
“当然有了,比方当朝大学士李东阳就是军籍出身,他已经带领家族超脱苦海了。”大伯说着也自嘲一笑道:“当然人家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咱们这种凡夫俗子就别想了。”
“确实。”苏录点点头,双眼却倏然一亮。
~~
伯侄两人聊着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太平镇上的千户所。
听说他们是来上户口的,千户所的人高兴坏了……可算又有自投罗网的了。当职的百户以异乎寻常的热情,亲自带领他们到户房办理手续。
户房的书办也满脸笑容,服务周到,完全没有平时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你们二郎苏家真是好样的,前两天刚上了一丁,今天又上一个。”百户竖起大拇指,夸赞大伯道:“有金啊,要是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
“这是我们苏家的本分。”大伯苦笑着递上黄册。他当然知道人家脸上笑嘻嘻,心里还不知怎么笑话自家哈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