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6章 总部的关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喻讲出来的能力,给深深地折服了!
    这哪里是什么土专家?
    这分明就是一位学究天人,又深谙教化之道的大师!
    耿忠口述,赵刚记录。
    一个负责输出最硬核的技术内核,一个负责用最严谨、最规范的语言进行“理论包装”。
    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很快,一份名为《关于利用“空心装药原理”提升爆破攻坚效率的初步研究与应用简报》的报告初稿,就在赵刚的笔下,渐渐成型。
    李云龙在一旁,背着手,像个监工一样,来回踱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76章总部的关注(第2/2页)
    他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赵刚和耿忠那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心里就觉得这事,靠谱!
    初稿完成后,赵刚长出了一口气,他将那份还散发着墨香的报告,递给了李云龙。
    “团长,您过目。”
    李云龙接了过来,装模作样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说实话,上面的字,他都认识。
    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
    什么“能量聚焦”,什么“压力突变”,看得他是一个头两个大。
    但他没有不懂装懂。
    他看完了,沉吟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
    他指着报告,提出了一个,让赵刚和耿忠都为之一愣的,修改意见。
    “老赵,这报告,写得不错!有水平!”
    他先是夸了一句。
    “但是!有一点,必须给老子改了!”
    “你得在报告的最前面,给老子加上一句——”
    他清了清嗓子,模仿着文化人的口气,一字一顿地说道:
    “此项技术,乃是我独立团,在长期艰苦的战斗实践中,广大指战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怕牺牲,大胆创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他加重了语气。
    “不能光说是我兄弟耿忠一个人搞出来的!”
    “得让上级觉得,这是咱们八路军的战士,自己摸索出来的!是可以在全军,进行复制和推广的!”
    这话一出口。
    赵刚和耿忠,对视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震惊,和一丝,由衷的佩服!
    高!
    实在是高!
    他们之前,只考虑了技术的严谨性。
    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政治的智慧!
    耿忠的技术,太过惊世骇俗,太过超前。
    如果真原原本本地,把功劳都归到他一个人身上。
    那上级会怎么看?
    是会把他当成宝贝,还是会把他当成一个来路不明的“妖怪”,抓去“切片研究”?
    谁也说不准!
    而李云龙这看似粗鄙的一句话,却一下子,就给耿忠,套上了一层最完美的,最坚固的保护衣!
    ——“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下子,就把事情的性质,从“个人黑科技”,变成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这不仅,让这项技术的出现,变得更加合理,更加接地气。
    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耿忠这个最大的秘密!
    这老李,看着是个大老粗,这脑子里的弯弯绕绕,比谁都精明!
    “团长英明!”
    赵刚是由衷地赞叹。
    他们立刻,按照李云龙的意思,对报告进行了最后的修改。
    一份,既有耿忠技术硬核,又有赵刚理论高度,更有李云龙“狡猾包装”的,堪称完美的报告,最终,定稿了。
    报告,通过那部缴获来的电台,用最高级别的加密,加急,发往了旅部。
    旅长办公室里。
    当旅长,看到这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报告时。
    他拿着报告的手,都在颤抖。
    他震惊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立刻就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革新了!
    这,是一次,足以改变整个八路军,乃至整个中国战场,未来所有攻坚战模式的,重大的,理论性突破!
    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立刻,亲自提笔,在报告的后面,加上了自己的批注和推荐意见。
    然后,用他能使用的,最高级别的加密方式,将这份报告,直接,上报给了——
    延安,总部!
    ……
    在遥远的,黄土高原的某个窑洞里。
    几位同样戴着眼镜,气质儒雅,却决定着千军万马命运的总部首长。
    在看到这份,来自晋西北前线的,充满了各种“穿甲气流”、“药型罩”等新奇术语的报告后。
    陷入了,长久的,激烈的讨论。
    一个叫“耿忠”的名字。
    和他的,“独立团技术科”。
    第一次,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进入了八路军的,最高决策层的视野。
    ……
    李家坡大捷的喜悦,和上报报告后的轻松,让独立团,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却又无比宝贵的休整期。
    耿忠,也终于有时间,可以静下来,复盘这次战斗的得与失。
    胜利,是巨大的。
    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同样触目惊心。
    他在复盘时,不止一次地看到,自己的战士,在和鬼子进行白刃战时,手里的汉阳造,因为钢材不行,拼了几下,刺刀就弯了,断了!
    他也看到,自己的战士,在冲锋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单兵防护,伤亡惨重。
    胜利的喜悦,渐渐褪去。
    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危机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没良心炮”,只能解决攻坚的问题。
    可战争,是全方位的。
    单兵装备,枪械制造,钢材冶炼……
    这些,才是决定一支军队,真正脊梁的,核心科技!
    他的技术升级之路,下一步,将指向何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