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边说:
“这个‘药型罩’,其实就是个铁碗。作用嘛,就是给炸药的‘气’,引个路。”
他敲得很有章法,很快,一个看起来非常标准的锥形罩子,就成型了。
孔捷派来的那个工兵连长,一边用小本子飞快地记录,一边举手提问。
“报告耿先生!请问,这个……这个铁碗的锥角,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问到点子上了!
耿忠心里一笑,脸上却是一副“这很简单”的表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78章无法复制的胜利(第2/2页)
“这个锥角啊,最重要。”
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但是呢,也没啥固定的标准。主要,就是靠一个‘手感’。”
“你看,”他举起那个铁碗,“只要敲得圆润,看着顺眼,别一边大一边小的,就行了!”
“凭感觉?”
那工兵连长,愣住了。
台下的那些技术骨干,也都面面相觑。
打仗,还能凭感觉的?
耿忠又继续演示如何装填炸药,如何固定药型罩。
但对于最核心的几个参数,比如,药型罩的锥角到底应该是多少度?
比如,引爆时,药型罩的罩口,距离目标的最佳距离,也就是“炸高”,应该是多少?
还有,炸药在内部的填充结构……
这些,能决定“金属射流”能否形成的最关键的核心机密。
他都用一句,“差不多就行”,“看着来”,“凭经验”,给轻描淡写地,一语带过了。
可孔捷、丁伟他们,却如获至宝!
在他们看来,耿忠已经把该教的,都教了!
剩下的,不就是熟能生巧的事嘛!
“快!快去试试!”
孔捷和丁伟,立刻就指挥着自己的手下,当场就地取材,开始有样学样地,制作他们自己的“定向炸药包”。
你别说,他们的动作还真快。
不到半小时,几个外形上,和独立团的“没良心炮”,几乎一模一样的“山寨货”,就新鲜出炉了。
“走!试爆去!”
孔捷兴致勃勃,抱着一个“山寨炸药包”,就像抱着个亲儿子,带头走向了试爆场。
李云龙跟在后面,看着他那兴奋的样子,嘴角,已经快咧到耳根了,但还在拼命地憋着笑。
试爆场上,早就立好了一堵用石头和夯土做的,模拟工事墙。
孔捷的人,小心翼翼地,把那个“山寨炸药包”,放在了墙根下。
所有人都退到了安全距离之外,伸长了脖子,万众期待。
孔捷亲自,拉燃了导火索!
“嗤——!”
导火索燃烧着,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来了!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比独立团试爆的时候,动静大多了!
黑烟滚滚,碎石纷飞!
孔捷的脸上,露出了狂喜的笑容!
成了!
这动静,肯定成了!
然而,当烟尘,缓缓散去之后。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脸上。
只见那堵模拟工事墙,只是被熏得一片漆黑,墙体,晃了晃,掉下来几块碎石。
然后,就没然后了。
别说什么“切开”,“贯穿”了。
连个像样的坑,都没炸出来!
尴尬。
死一般的尴尬。
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丁伟也一脸的不信邪。
“再来!试试我们的!”
第二个,丁伟团的“山寨货”,也被引爆了。
结果,还是一样。
“轰!”的一声巨响,然后,啥事没有。
雷声大,雨点小。
孔捷和丁伟,彻底傻眼了。
他们看着那堵几乎完好无损的墙,又看了看自己手中,那剩下的几个,外形一模一样的“山寨货”。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大大的问号。
为什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
明明,用料,工序,外形,都是一模一样的啊!
怎么效果,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垂头丧气的时候。
李云龙,终于憋不住笑了。
他背着手,慢悠悠地,走了上去。
他拍了拍孔捷的肩膀,又拍了拍丁伟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开始了最后的“总结陈词”。
“老孔啊,老丁啊。”
“看见没?”
“我早说了,这玩意儿,它是有灵性的!是认人的!”
他一指远处,那个正和赵刚谈笑风生的耿忠。
“它,就认我们家耿先生!”
“这玩意儿,看着是简单,一个木箱子,一个铁碗。”
“可这里头啊,有门道!有心法!”
他故作高深地,清了清嗓子。
“那是啥?那是科学!”
“你们啊,学不会!也别学了,费劲!”
“想要这宝贝?行啊!”
李云龙图穷匕见,嘿嘿一笑。
“拿东西来换!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换你们十个!童叟无欺!”
经此一役。
所有前来“偷师”的人,都彻底明白了。
独立团的胜利,根本,就不是靠一个简单的,“可以复制”的炸药包。
而是靠那个,能设计出这种神仙炸药的,深不可测的——
耿先生!
耿忠,和他的技术科。
其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在整个晋西北的八路军部队中,被彻底,牢固地,确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