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妓女的智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39节《妓女的智慧》(第1/2页)
    陈响不知道汤米正在开派对,但能猜到他想当总统,这个人在印尼内部自大到怼天怼地怼空气。
    所以想当总统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大家不是傻子,无论是政治家们,还是普通人,表面不敢说他坏话、不敢反对他,实际都不会给他投票。
    还因为汤米以及家族搞,把印尼名声搞得太臭、社会乌烟瘴气,下一届选上来的总统以打击腐败闻名。
    根本不会是汤米。
    “老板!”正在看电视,巴尤的女朋友突然尖叫一声,“快看,纯椰冰雪糕上电视了!”
    手上没事,睡觉又太早,2G没有短视频可以刷,陈响正在看《妓女的智慧》(TheWisdonofWhores),前任作坊主因为行李超重没有带走的书。
    作者是一名传染流行病专家,还是一名记者,内容以记录见闻为主,风格有点像日记。
    之所以读它,原因是真实,而且是新书,内容不陈旧。
    但假如现在是2027年,在网络发达的年代,这本书就惨了,不仅不会有人看,连盗版对它也没兴趣。
    放下书,抬头看向电视机,印度尼西亚电视台的四号频道。
    主持人正在介绍三宝垄棒冰行业情况,提到卫生局为市民安全着想,突然抽查棒冰厂生产原材料。
    送检结果表明,除纯椰冰雪糕和大红大紫棍冰两家合格,其它五家皆存在使用有毒有害添加剂情况。
    新闻比较简单,十多秒就过去了,但最后提到,‘我台将持续关注后续事件发展。’
    四号频道类似CCTV4、CCTV5,没有1号台那么重要,但免费!
    陈响拿起手机,找到苏姗托号码打出去。
    “我在电视里看到新闻,提到纯椰冰检测合格的事情,你在背后使了力?”
    “我利用了林夏,”刚刚到家的苏姗托解释道,“为这事,我向她说了很多对不起,还请她吃了饭。”
    “谢谢你,请尽快修改广告,把这个新闻内容夹进去,但不要攻击对手。”
    “好,我现在就给设计打电话,让他们明天出结果。”
    设计很快,隔天下午陈响赶到设计人住处,看到新样品。
    对新版本满意,陈响当场付清笔款,拿走设计底稿,转身到印刷工厂下单。
    厂子里面有一股浓浓的油墨味,老板也是华人,名字叫郭富城,与明星同名。
    见面时郭富城身上都是染料,看样子喜欢亲自上阵。
    作为甲方爸爸,陈响要求郭富城马上印刷纯椰冰的新包装。
    为挣钱、为留住客户,郭富城答应马上就生产,让七岁的儿子给陈响泡茶喝,他和三名雇员加急生产。
    陈响只喝一杯茶,到车间里盯着印刷过程,避免产品不合格。
    最开始次品率较高,小瑕疵留下,大毛病废弃不要。
    当速度稳定,包装纸的印刷良品率渐渐提上来。
    傍晚在郭富城的作坊里吃饭,他老婆做的饭,加上三名员工,大家围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饭。
    “陈老板,”郭富城老婆闲聊问,“你父母什么在哪里生活?”
    “我和父母关系不好,”陈响微笑回答道,“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
    这是郭富城老婆没想到的,不再言语。
    郭富城接过话题,聊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节《妓女的智慧》(第2/2页)
    晚上八点,陈响带着九千多张包装纸返回作坊,第一时间替换掉原来的简单包装,使用内容更丰富的新包装。
    “嚯!”从事包装工作,45岁的村民,玛莉亚娜大姐一眼认出包装纸上的女人,“这是唱《深吻》的苏姗托吧?”
    “是她。”
    “代言费是多少?”
    “没有代言费,她不要薪水。”
    手上忙着工作,玛莉亚娜哈哈笑得开心,“她大概是看上你了。”
    前世情感经历丰富,陈响也意识到苏姗托想嫁进老陈家,原因比较纯粹,为了嫁给有钱人。
    这是正常情况,例子很多。
    比如泰国有一个外貌很美、颇有名气的女明星。
    因为年轻时挑,等到三十岁时还没有结婚,于是开始着急,然后被一个普通小伙子冒充有钱人给骗了。
    不仅被骗了财,还怀了孕。
    还比如东方大国某些女明星,想嫁进豪门,有的被羞辱,有的被棒打鸳鸯。
    感觉很离谱,事实是现实比小说离谱,所以需要看小说压压惊。
    理解苏姗托的行为,张景转身来到制冷设备房,在这里使用从市场上买来的红海藻粉提炼卡拉胶。
    过程并不难,把它煮化、冷却,提取表面一层东西即可。
    如果想快一点,可以直接冰块提取。
    类似吃牛油火锅,把冰块放进热锅里,再把冰块提起来,冰块表面带起来的附着物,便是卡拉胶。
    一只冰淇凌、一只雪糕,平均仅需要2-2.5克卡拉胶,所以陈响只需要三四天制作一次。
    从晚上一直工作到天亮,一次制作四五天使用量的卡拉胶,第一个流动小贩来配货。
    14名流动下家,每人每天需要给商店配货三到四次。
    本来是15名流动下家,伊万因为爱去酒吧,爱乱搞,感染了传染病,不能从事食品行业工作。
    14人一般上午配货(有时也会选择下午),中午最热的时候骑车自己流动卖,每周加班八小时,便是他们的日常。
    开始有些人不习惯,却因为许多客观因素、生活压力反抗不了,只能被某资本家‘压迫’。
    亲自发出去1700支货,天色大亮,陈响累趴在桌子上三秒睡熟,直到16岁的黛维来上班。
    第一时间煮早饭、整理桌面、扫地,如勤劳小蜜蜂。
    陈响睁开眼睛,看向黛薇,发现她情绪有点不对劲,出声关心问,“你没事吧?”
    “对不起老板,”黛薇语气抱歉,“我昨晚睡得太迟,所以今天来迟了。”
    “没事,”陈响语气温和,“你如果太累,可以带薪休息一天。”
    “没事,”黛维否认,“我很好。”
    陈响没有问更多,吃过早饭带上一叠粘贴平面广告出门,花钱贴在别人店门口。
    下午五点回作坊,正好看到黛维下班骑车离开的背影。
    正常黛薇会无偿加班到晚上六七点,吃过晚饭才会走,今天到点就下班,结合早上情况,明显有问题。
    仅仅只迟疑一秒,陈响果断骑车远远跟着她。
    沿着碎石路骑行约七八公里,终于跟棕黛薇到家附近。
    远远看到她家门口有一群无业人员、不良人堵门。
    那群人见黛薇回来,第一时间把她包围,大声不客气吆喝,“快点还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