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欧阳修不再隐忍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为毕昇很愿意教他,于是真的跟毕昇学了起来。
    “为什么这泥火烤之后,就变得坚硬?”
    “为什么这土与一般的土烧制后的效果不一样?”
    “为什么这泥胚太小,烧制时会炸开?”
    作为理学创始人,周敦实是比别人多几分好奇宝宝的底色的。
    有的东西毕昇知道,有些东西毕昇不知道:“不如你找夫子问问?”
    毕昇得罪不起龙图阁大学士,章旷又不怕,让状元公对付去。
    周敦实也是老实,真的去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章欧阳修不再隐忍(第2/2页)
    章旷写书的间隙,出来溜达,就看到周敦实鬼鬼祟祟的,开口:“干什么?”
    周敦实老实的出来:“章夫子,有个问题请教。”
    章旷哪有功夫回答周敦实的问题,摆手:“没空,找别的夫子去。”
    周敦实挠头:“这个问题别的夫子应该是都不懂的,您见多识广,也许懂。”
    章旷回头:“哦?什么问题?”
    周敦实:“为什么泥可以烧成陶,为什么有的泥可以烧成瓷,为什么有的泥烧了没用?”
    章旷:“世界上有一种矿物名叫硅,或者叫做矽。”
    “它非常常见,在泥土石头沙砾中到处都是。”
    “这种东西燃烧后会融化板结。”
    周敦实恍然大悟:“每一种不同的泥土中龟含量不同,所以有的烧了没变化有的烧了变成陶有的烧了变成瓷?”
    章旷点头:“沙子里硅含量最高,石英石里面硅含量也很高。”
    石英石?周敦实疑惑。
    章旷思索了一下:“水玉?”
    周敦实还真知道:“原来如此。”
    章旷却恍然醒悟:“嗯?”
    玻璃?
    在提取出铅之前,玻璃不比泥巴适合做雕版一万倍?!
    活字印刷主要有两个难点。
    第一,材料必须合适,既然有很强的可塑性和钢性,又要做的很小但不容易崩裂。
    第二,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稳定性。
    说实话无论是第一条还是第二条,泥活字都很拉胯,只是刚刚比木头材料好一些而已。
    这也是历史上活字印刷发明出来后没有大范围推广,只是小范围使用的原因。
    那印刷版框,温度变化之后,根本卡不进去那么多字块。
    如果字块卡不稳,根本没法高效印刷。
    而玻璃,在这两方面都比泥活字强!
    因为玻璃最大的特点是可烧融,可定型!
    泥字需要一个个的做,用做瓷器的态度一个个的修整泥胚,然后烧制。
    烧制成功率比瓷器还低。
    而玻璃只需要烧热,然后剪断一点,往模具里面一放,直接就能压出来。
    而玻璃本身光滑不容易印刷的问题,可以用铜字胚代替。
    铜字胚没法用在陶器上,会掉,烧制的时候就会融化。
    而玻璃可以在字块即将定型的时候,再把字嵌上去。
    虽然这个东西也不稳定,很容易炸。
    但是,便宜啊!
    这可比铜字块造价便宜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暂时先用着,等提取了铅,再改铅字块也行。
    这种东西在后世没人做,主要是因为没有必要,有比它好的材料。
    但是在眼下,简直是太合适了。
    整个历史上,从战国时代开始,一直有烧制玻璃的工匠的遗留物出土,在目前这个时期更是已经有了很不错的玻璃制作方法了。
    毕昇在小地方,不知道有这种高级材料,但是这儿是在两京地区,什么找不到?
    章旷:“周敦实,你去前院找狄青,让他想办法找一个会做玻璃的人来。”
    玻璃这种东西在唐代就已经叫玻璃了,只是有的时候用的字不一样。
    虽然不知道现在叫什么,但是话传出去后,还怕找不到?
    狄青可是皇帝的人。
    周敦实立刻就去,没过几分钟,周敦实就回来了,兴高采烈:“章夫子,狄青已经去办去了。”
    章旷:“你这么开心是有什么高兴地事情吗?”
    周敦实拿出一张纸:“今日传来一篇妙文,大家都在争相传阅。”
    章旷低头一看。
    卖油翁?
    欧阳修提早这么些年就把卖油翁放出来了?
    卖油翁,就是欧阳修编排陈尧咨的一个故事,讲述所谓的熟能生巧的故事。
    实则是用这个故事崇文贬武。
    更关键是,陈尧咨还没死呢!
    陈尧咨乃是老状元公,又是宰相,不只是如此,陈尧咨他哥也是状元也是宰相,他家兄弟三人都是宰相,一门三相门生故吏遍布朝堂。
    虽然大宋宰相是多了点,影响力没那么大。
    但,人还活着别人还是要给面子的,欧阳修这就把这文章放出来了,作死吗?
    章旷全然没想到,欧阳修突然出声,是因为他。
    当初欧阳修殿试之前连中三元,殿试时因为赵祯没有亲政,所以由考官代选,考官们以磨砺为由,要打压一下欧阳修让他再历练历练,所以才降低了名次。
    欧阳修被打压,直接忍了,因为他知道老一辈总是会死的。
    但仅仅两年过去,章旷横空出世,欧阳修愕然发现新科状元比二十六岁年轻的自己小整整六岁!
    任何一个状元的含金量都是极其恐怖的,这些人文采之好硬要走文这一道,那就是所向披靡。
    最可怕的是章旷这个新科状元根本不会去当官,而是隐居了。
    这不就是摆明了要在文坛搅风搅雨吗?
    欧阳修也是决议不在隐忍,要立刻发动自己策划已久的新文风宋诗。
    绝大部分普通人对诗是没那么懂的,但是寓教于乐的小故事不同啊,所以欧阳修把这个准备存几十年的小故事,直接放了出来,登台扛旗了。
    文坛,要变天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