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系统奖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唐初期的秀才,未必指功名在身的秀才。
    只要你是读书人,有着一定的学问,那同样可以用秀才来自居。
    此外,大唐时期并无童生这一概念!
    天下学子,凡自认可以的皆可进京赶考。
    另外,也无应举之概念!
    凡是参加考核的读书人,皆可以“举人”自居。
    大唐虽发扬科举!
    但是与后世较为完善的科举制度还是略为不同的。
    大唐,首创了“秀才科”
    这是最高等级的科目,但是要求极高(需对策文辞优异)录取人数极少(每年仅一两人),中第后可直接授官(如正八品下的县尉)。
    理论上具备入仕资格,经济状况会随官职改善,不算“穷”。
    但因难度大,后来逐渐被“进士科”取代,中唐后几乎废止。
    此外!
    唐朝科举分为“常科”(每年举行)和“制科”(皇帝临时下诏)
    报考者主要有两类:
    生徒:来自国子监、弘文馆等官方学校的学生,经学校选拔后参加科举。
    乡贡:自学或私学出身者,需先通过州县考试(“解试”),获得资格后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大唐科举,虽发扬,但是依旧难!
    很多人屡试不中。
    不过天下初定想要出人头地,除了参军之外也只能读书。
    参军危险万分,而且功劳极为容易被上司掠夺,相比之下还是读书更为安全一些。
    故此,每次科举之时,来考取之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而能够成功走到殿试者少之又少。
    不过,凡是参加过考核的读书人在礼部那边都有记载。
    即便是没能通过科举,但他们考核过后的成绩优良,皆有评定。
    而李世民,正是准备给这些人才一个机会。
    ……
    长安城外,铜川县下。
    暮色漫过竹篱时。
    穿着粗衣的陈昭文正就着残阳在院角石桌上抄书。
    只见,其粗布短打沾着白日犁地的泥渍,腕间草绳缠着半截断笔,可握笔的指节仍绷得笔直。
    忽然,那门外,传来妻子张氏的脚步声,脚步声比往日更重。
    “又在画符呢?“
    张氏将陶罐重重搁在石桌上,溅出的野菜汤泼在墨迹未干的黄纸上。
    “看看你写的这些能当饭吃?“
    张氏嘟囔了一声后。
    她枯黄的鬓角垂落几缕乱发,额间皱纹里还嵌着白日薅草的泥屑。
    陈昭文慌忙用衣袖去擦,粗粝的麻布却将字迹洇成墨团。
    “诶,你说你这是干什么呀?”
    “圣人之言“
    他刚开口,就被张氏尖利的嗓音截断。
    “圣人能喂饱幺儿?你上次赶考,还有平时的纸砚,还我当掉陪嫁的银簪子才凑足盘缠!“
    “你说你,成天读书,干个农活都没把子力气,你有什么用?”
    “老娘真是瞎了眼啊,当初看你长相秀气,像是有几分才华,才跟了你。”
    “结果呢,你屁用没有,整天就只知道知乎者也!”
    说着,张氏突然抓起案上泛黄的书籍,狠狠的扔在了地上。
    “考了三回,你还是不中,你怎么就不认命呢!”
    “陈昭文,你就是个废物…你…”
    “住口!“
    陈昭文猛地起身,石凳在泥地上拖出刺耳声响。
    而此刻,晚风恰好卷起案上零散的黄纸,露出歪歪扭扭的策论残章。
    陈昭文,想发脾气,可是却发不出。
    最后硬生生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他,还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无用罢了!
    陈昭文…望着妻子愈发消瘦的面容,喉结动了动。
    最终…一声长叹。
    “你不懂…万邦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张氏突然冷笑,抓起墙角的竹筐狠狠摔在地上。
    “装什么清高!”
    “幺儿今早哭喊着要胡饼,你读的这个书能填的饱幺儿的肚子?”
    “告诉你,姓陈的别把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当个宝,填不饱肚子,它狗屁都不是!”
    “它连这个…”
    张氏,突然抓起了旁边的吃食,那几个早就蔫黄的菜团子,高高举起道。
    “它连这个都不如…“
    “我告诉你,再这样下去,老娘和你和离!”
    “你…自己想法子过去吧!”
    陈昭文,气的嘴唇都抽动了。
    可是他反驳不了。
    只是小心翼翼,将那些写好字的黄纸收起来,嘟囔道。
    “为夫对不起你!”
    咚咚咚…
    正等其话音落下的一刹。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敲击声。
    下一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