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硬挤出来,结果……高温超导材料在极限压缩时的磁通钉扎突然失稳。”
“然后……就那么一点点畸变,漏出的磁能,瞬间感应出涡流,把旁边的冷却管和激光束定位基板接头都点着了……简直是火烧连营!”
老教授指着原型机的“惨状”,声音都带着挫败和心痛,这些都是他团队几个月的结晶。
“饭点到了,先吃饭,边吃边谈。”
洛珞闻言没有着急回答,也没有任何指责,而是看了看手表,语气透着不容分说:
“磨刀不误砍柴工,再急也不能饿着肚子犯糊涂。”
他强硬地拽着还想立刻俯身检查焦黑部件细节的李卫国,朝中心内部食堂走去。
沪上基地的食堂不大,但还算干净,洛珞也不是头一次来了,打饭也是轻车熟路。
正值午饭高峰,人头攒动,制服各异的研究员、工程师们排着队打饭。
即便李卫国是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洛珞更是整个项目的总师,不过两人也没有开什么小灶,照例跟着大家一块排队。
轮到他们,洛珞本不是太饿,想着少吃一点。
奈何李卫国熟练地要了两份简餐,几荤几素,还特意加了个炸鸡腿塞到洛珞盘子里:
“年轻人多吃点,熬得住!别学那些小姑娘节食!”
端着盘子在角落坐下,食堂的喧嚣瞬间包裹过来,基地的食堂跟任何地方都不一样,哪怕是吃饭的时候都充斥着独有的浓郁氛围……。
往常倒也不会这么严肃认真,午饭和下班后大都是有说有笑的。
但随着实验遇上难题,气氛立马就不一样了,这一点在吃饭的时候都能凸显出来。
邻桌在激烈讨论线圈浸渍工艺的材料选择,另一桌在抱怨某个供应商的交期又延误了。
近期两个月的时间,整个基地都是这样的氛围,着急的显然不止李卫国自己。
旁边几个小组讨论的很是认真,李卫国也没闲着,先是狼吞虎咽了几口米饭,然后就开始边吃边详细介绍沪上问题的细节,语气依旧沉重:
“……材料过关确实给了我们空间,但我们的微型化和‘紧凑’本身就是双刃剑。”
“磁、热、力、甚至旁边要耦合的激光、流控都在狭小空间里跳舞,毫秒级的时间窗口,容错率太低,设计时忽略了多物理场的动态边界效应……”
他看着年轻的洛珞:
“洛总,老实说,这问题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缠人得多,这块要是稳不住……”
“李教授”
洛珞放下筷子,认真看着他:
“您团队在超导磁体方面的研究本身是顶级的,只是我们之前对‘场协同’和‘动态干扰隔离’的复杂度预估不足。”
他指了指餐盘里粘在一起的米饭:
“就像这碗饭,粒粒分明时很好,一旦挤压变形粘连了,结构和性质就变了,我们需要在约束压缩的同时,找到让不同‘场’既能共同发力又互不干扰打架的那个完美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6章超导磁体热失控的新挑战(第2/2页)
说着似乎还怕对方不放心,又继续补充道:
“饭吃完了下午就开工吧,这段时间我留下来。”
李卫国愣了一下,随即狠狠扒拉了几口饭:
“好!”
之前洛珞确实来过这边的基地几次,但都是例行巡查,最多也不会待超过一周,基本上三天左右就会离开。
不过看这个情况,洛总此言应该是打算在这待住了,甚至直到问题解决了才会离开。
虽然他不知道洛珞在王启明那边开了挂,但他可十分清楚,之前老王那边的问题卡的比他严重的多,一个多月前他们所有负责人去中心开会时,老王还一筹莫展的。
结果现在一个多月过去,问题居然迎刃而解了,这期间唯一的区别……就是洛总去了一趟,并在那里待了许久。
他哪里还能不明白,这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随即在简单休整后,洛珞便在李卫国安排的一个靠窗、能眺望中心花园角落的办公室里安顿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他完全融入了沪上超导磁体系统工程中心这个大家庭的节奏。
他的“办公室”很快堆满了各类图纸、热工水力分析报告、多物理场耦合的仿真结果。
窗外那点可怜的花园景致,远没有图纸上复杂的磁场线和应力云图有吸引力。
他每天早早地出现在中心,深夜才离开。
不过情况其实远没有李卫国表现出来的那么艰难……至少在洛珞看来是这样。
这边的问题要比京城基地和合肥基地要面对的,简单的多。
所以……洛珞驻扎后的生活其实倒也没有那么苦,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他上次剩下的大几百的积分,完全没动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