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军粮饷丶器械补充丶堡垒修筑丶道路维护等皆需千里转运,靡费无算。」
「且漠北苦寒,非久驻之地,士卒思归,易生怨。若是粮道遭截,或被胡骑袭扰,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非但不能镇抚漠北,反成朝廷巨大拖累,动摇国本!此非安边,实乃自缚手脚,遗祸无穷,还请陛下三思!」
元这番算盘打得啪作响,他直接把财政压力赤裸裸摆在所有人面前。
「要是通过驻军就能解决问题,当初大唐朝廷怎麽可能不去做。」
「要让中原军队长期驻守漠北,这不相当于是在流放别人吗?」
「是啊,将士们上阵杀敌是要搏个功名利禄,这样才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又有谁愿意跑去大草原上吹西北风呢?」
殿内很快响起窃窃私语的议论声,许多原本倾向于萧日越的官员也露出犹豫之色,钱粮和人心永远是运转国家最现实的锁。
在铁路还没发展起来的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根本无法在漠北草原长期驻军,究其原因在于大草原上无法屯田种地,将士们在口粮问题上都做不到自给自足,那又怎麽能够长期维持下去。
姜天骄见到文武百官似乎陷入两难,他郑重其事说道:「司徒丶尚书令丶侍中三人之言皆有至理,然亦各有偏颇。」
「羁之策,失之过宽,难遏铁勒诸部的野心,确如萧侍中所言,犹如沙上筑塔。驻军漠北则是失之过刚,耗竭国力,亦如户部侍郎所忧,似稚子舞巨锤,力不能胜,反伤自身。」
「朕认为安北都护府其意不在「镇」,而是『抚』」与「联」。择一德高望重且又通晓边情之重臣,持节坐镇于回牙帐城,其责重在宣谕圣化,册封铁勒诸部酋首,赐予印信袍服,定其名分尊卑。」
「主持各部会盟,调解纠纷,重申不得私相攻伐之禁令,监管互市,确保铁器丶盐茶丶牲畜丶
皮货交易公平,为朝廷之耳目,洞察诸部动向,防患于未然。此乃怀柔之道也,以朝廷法度丶礼仪丶商贸为纽带,维系漠北草原秩序于无形。」
「从九原郡的西受降城至川郡的雄武军城,沿线皆为天赐屯兵之地,大河环抱,水草丰美,
又是背靠中原,沃野可耕,地势险要,在此复置单于都护府实为铸剑敌也。」
「漠南草原的单于都护府其意在「镇」与『守」,此非设于漠北苦寒不毛之地,而立于漠南膏胰之壤,扼守咽喉,屯田养兵,屏护中原,更为安北都护府之强力后援。」
姜天骄这方略在殿内引起巨大反响,以其清晰的地理依托丶务实的屯田根基丶明确的职能分工丶刚柔相济的战略构思,瞬间赢得文武百官的赞同。
元作为户部侍郎首先掌,他眼中精光闪烁说道:「屯田成边既能省却千里转输之巨耗,又能使其单于都护府驻有重兵,进可攻,退可守,威力远胜空置漠北。安北都护府行羁摩之策,耗资有限,却能收铁勒诸部之心,此策方是长久之道也。」
刘晏对于姜天骄把重兵置于漠南要冲极为认同,他慷慨陈词说道:「漠北苦寒,大军难驻,空耗国力,安北都护府断然难以维持。」
「可要是在单于都护府驻守重兵,屯田成边,背靠中原,那麽便可保证粮无忧,又能威镊漠北草原之铁勒诸部,使其不敢滋生叛乱之心。」
萧日越本来是想在漠北草原驻军,可他考虑到这根本不现实,于是接受姜天骄这折中方略,一脸勉为其难说道:「既然如此,安北都护府只需当好大夏朝廷的眼睛和嘴巴,发现铁勒诸部谁不老实,单于都护府的刀子立刻就能递过去,这倒也能够算做以武止戈。」
姜天骄见到阶下文武百官纷纷点头,他刚准备要让中书舍人崔佑甫草拟诏书。
没想到中书令大宏临却是满脸忧虑,他的声音带着深远思虑响起:「陛下之策,刚柔并济,根基深厚,只不过此策尚且缺少制衡。」
「漠北草原的铁勒诸部控弦数十万人,其性桀骜,人心各异,单以安北都护府抚慰联络,加以单于都护府武力威镊,固可使其暂服。」
「只是大草原上铁勒诸部林立,星罗棋布一盘散沙,若无内部分化制衡之力,恐难长久。若其中两三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藉此兼并其他部落,恐会复成薛延陀与回之祸,纵有单于都护府的铁拳,亦需劳师远征。」
姜天骄不以为然反问道:「不知大令公可有什麽要补充?」
大宏临郑重其事说道:「臣有一补,或可锦上添花。突厥虽亡,但阿史那氏名号犹存。」
「陛下何不择一恭顺有才之子弟,封为可汗,赐以虚名,令其居于水草丰美却非核心之地。」
「例如拔悉密首领阿史那罗就是很好人选,此封非授其实权,乃借其虚名也。」
「众所周知,突厥乃是铁勒诸部之百年世仇,突厥王族阿史那氏重新获封可汗,如同在狼群中投入腐肉,铁勒诸部必因旧日血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