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残阳的最后一丝馀晖,如同垂死者不甘的叹息,挣扎着沉入西山。
郭子仪在高坡之上依旧保持着儿子离去时的姿势,好似一尊凝固在暮色中的青铜雕像。
只有那指节发白的手,以及顺着霜鬓滚落的浊泪,昭示着这尊石像内里正经历着怎样的惊涛骇浪与焚心蚀骨。
郭曜跨下坐骑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滚鞍落马脚步跟跎,几乎是扑倒在郭子仪马前,脸上再无半分血色,只有纵横交错的泪痕。
「父帅,李归仁让您明天午时带领全军将士解甲弃戈。」
郭子仪听到李归仁这要求后,他缓慢抬起手来解开系在颌下的丝绦,沉重的凤翅盔被他轻轻摘下,露出满头霜染的白发,在暮色中格外刺眼。
直到这时,全军将士这才意识到,郭子仪已是高达六十三岁的老将。
郭子仪之所以向李归仁投降而非安太清,那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李归仁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好列也曾为朔方军的大将,彼此之间真可谓是知根知底。
「父帅!」
郭曜站起身来想要替他拿着凤翅盔,
郭子仪抬手格开儿子手臂,他从战马背上下来,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开始解开腰间那条象徵着统帅权威的玉带,很快就把整套铠甲脱了下来。
当最后一件甲胃部件也被解下,郭子仪身上只剩下那件单薄的麻布战袄,他微微偻着腰,白发在风中凌乱飞舞。
现在郭子仪威仪已经荡然无存,此刻他只是一个败军之将而已。
翌日,午时。
郭子仪带领唐军将士来到西水城下解甲弃戈,他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双膝重重跪倒在沙砾的土地上。
「罪人郭子仪—亲率磨下将士—在此向李将军—请降—
郭子仪声音乾涩嘶哑,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喘息,两滴浑浊的老泪,无声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砸在乾燥的尘土里。
无数道目光如同冰冷的毒刺,狠狠扎在那跪伏于尘埃之中的苍老脊背上。
唐军将土纷纷闭上眼睛晴,没人敢去注视郭子仪的狼独模样,个个都是紧随其后匍匐在地。
李归仁见到郭子仪按时来降,他命令夏军将士打开城门,第一时间接收唐军降卒的武器铠甲。
随着唐军降卒的武器铠甲尽数都被收走,李归仁脸上这才露出胜利笑容,他看着那个曾经高山般需要仰望的身影,现在卑微匍匐在自己面前,巨大的满足感充斥着他的胸腔。
只不过李归仁脸上得意之色很快僵住,他记忆仿佛回到七年前。
天宝十一载。
关内道,九原都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率领十几万同罗部众北逃叛唐,他命令李归仁率领一万同罗骑兵包围横塞军城,以防朔方军出城追击。
横塞军城是同罗部众北逃路上最后阻碍,而这横塞军使就是郭子仪。
郭子仪立于城楼最高处,他面容刚毅目光如隼,守城唐军瞬间绷紧神经,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李归仁已经做好血战准备,他必须为同罗部众北逃争取时间。
城楼上的郭子仪迟迟没有下令出击,他非常默契跟李归仁形成对峙,眉头紧紧锁成一个「川」字,内心正经历着惊涛骇浪。
「李献忠,你竟然带着同罗部众叛变北逃,这是朔方军的耻辱。而我身为横塞军使,守土有责,理应截杀。」
「可这李献忠叛逃事发突然,他名义上还是朔方节度副使,而我只是朔方藩镇的横塞军使,未经许可擅自出击,若是朝廷事后追究,轻则丢官罢职,重则人头落地。」
周围将领个个催促着郭子仪,
「郭将军,李献忠率领同罗部众叛变北逃,我等应该为朔方军除害!」
「是啊,十几万同罗部众仓皇北逃,机不可失,应该打他个措手不及!」
郭子仪对此依旧沉默不语,他望着李归仁军阵后的同罗部众,这里面夹着大量老弱妇孺,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跟同罗骑兵发生交战,双方将士必然血流成河。
诸将本以为郭子仪会下令截杀同罗部众,不曾想到他居然开口说道:「传我军令,城中将士不得擅自出击,违抗军令者杀无救!」
这道军令瞬间浇灭唐军沸腾的战意。
城下的李归仁同样感到非常震惊,他本以为郭子仪会带兵出城截杀,没想到对方选择坚守不战随着李献忠带领同罗部众逐渐远去,李归仁望着城楼上那道身影,他面色复杂说道:「郭将军,你我日后再见,那就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而我将会烙上反贼之名。」
「走!」
李归仁命令同罗骑兵收起兵刃,在横塞军沉默而压抑的注视下,滚滚向北,那面「李」字大旗在大风中猎猎翻卷,渐行渐远。
横塞军城陷入死寂,城楼上的郭子仪好似凝固雕塑,直到同罗骑兵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上,他才缓缓开口说道:「紧闭城门,加固城防,派遣快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