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29章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第1/2页)
    自打孙权率吴军从襄樊前线弃辎重而走后,曹魏水陆并进,死死咬住吴军不放。
    魏吴二国自九月至十月,小规模的遭遇战、阻击战十余仗。
    双方时进时退,互有胜负,谁都不能真正奈何对方。
    但战报可能会说谎,战线不会。
    吴军没有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对襄樊无可奈何,好不容易从魏军手中夺下来的城池关隘,也在退军的途中慢慢被魏军夺回。
    吴军重重阻击。
    魏军层层突破。
    双方一进一退,来到青泥关。
    吴军从魏军手中夺下此关之后,便遣人在此建关设卡,退军途中,大都督陆逊坐镇指挥,率徐盛诸将为孙权所统前军殿后。
    曹休、贾逵二魏将,分别率领桓范、秦朗、曹爽、夏侯霸、典满、满伟等人追击至此。
    赤壁之战后,曹仁困守江陵。
    关羽曾于青泥绝北道,阻止魏国援救困守孤城的曹仁,同时在这里向天下人上演了一次堪称经典的围点打援,逐一击败了魏将徐晃、乐进、满宠、李通、吕常…使得曹仁最后弃江陵而走。
    曹魏朝野对于此战有很多粉饰,都说徐晃、乐进、满宠、文聘、李通诸将在青泥暴打了关羽一顿,成功把曹仁从江陵救走。
    但是这些人在暴打完关羽之后,不是失去部曲,就是失去官职,甚至失去生命。
    反而被这些人痛击的关羽,非但完好无损,还成功夺下了江陵。
    曹休作为宗室大将,当然是知道其中真相的。
    自然也就知道,关羽之所以能打败这些曹魏大将,并不是关羽本人有多厉害,而是青泥关依山傍水,沼泽山林众多,很适合水陆合击,也很适合伏击。
    于是当他率领大军来到青泥时,没有第一时间攻关,而是先遣脚力好的士卒搜山检泽,誓要把每一寸可能藏有伏兵的地方都查探出来。
    最后,派出去的哨探果然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密林中发现了吴军伏兵数千人。
    军师桓范于是向曹休建策。
    一方面让曹休率主力假意攻关。
    另一方面,派遣豫州刺史贾逵离开汉水,往东南方向的随枣通道继续追击孙权另一支溃卒,假装没发现陆逊的伏兵。
    曹休从之。
    毕竟嘛,贾逵引军自随枣通道去追吴军,乃是孤军深入,是有一定风险的。
    这种损人利己,兼利国家的好事,曹休又怎会不愿?
    他与贾逵素来互相看不惯对方,当年贾逵差点就使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了,幸好被他劝止。
    贾逵本就是有名的刚烈之人,且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平生夙愿就是当韩信、白起一样的大将。
    本能持节都督一方军事,最后却因曹休从中作梗而不能得志,又怎会一笑置之?
    双方梁子早已结下。
    贾逵听到桓范计策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明白了曹休、桓范二人想用国家大义让他领军犯险的居心不良。
    然而相较于与曹休的个人私怨,出身寒素、深受魏国厚恩而得此高位大权的贾逵,最终还是决定把国家放在首位。
    于是对于桓范让他孤军深入的犯险之策,贾逵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孙权弃襄樊而走的那日,他便已经猜到了,素有“智将”之称的陆逊一定不会如此轻易言败。
    如今陆逊明面上掩护孙权撤退,实际上藏兵于深谷密林,岂不正是所谓“回马枪”、“拖刀计”?
    大魏将计就计,岂不美哉?
    而倘若能一举擒杀陆逊,孙权恐怕就不是失一臂膀那么简单,而是直接失一心肝五脏了。
    最后,曹魏大司马曹休、豫州刺史贾逵兵分两路,分头行动。
    曹休率曹爽、秦朗、夏侯霸诸宗室将领,共督统水步军六万余人,于青泥关与陆逊所统吴军正面作战。
    贾逵则率领满宠之子满伟,李通之子李绪,奉车都尉典满诸将,统兵马两万余人往东南而走,去追孙权一支自随枣通道逃窜的偏师。
    数日之后。
    曹休所统魏军开始以硬碰硬,进攻青泥。
    连续五日,昼夜不停,打出了几乎一比五的伤亡战损,每日阵亡近两千人,足可谓不惜代价,却仍不能拔关,于是魏军军心士气为之沮丧。
    第六日,清晨。
    陆逊似乎是终于发现了魏军的破绽,于是命躲藏在山谷密林中的伏兵倾巢而出,打了“师老兵疲”的曹休一个措手不及。
    曹休败退。
    陆逊率军出关。
    双方攻守之势陡然相易。
    原本在追击吴军的魏军,突然开始溃退。
    而原本一路溃退的吴军,反而再度进兵襄樊。
    与此同时,陆逊又遣丁奉率另外一支吴军去追击贾逵。
    原本在随枣走廊追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