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举州弹劾,李严势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便让江州军区,乃至所有曾唯李严马首是瞻的东州士人彻底变得被动起来,再无生事之野心。
    李严若是死了,部分因不得重用而有怨的东州士人或许还会义愤,还会团结,还会造谣生事。
    但李严活着,非但活着,还在天子面前极尽表忠之能事。
    如此,曾经的东州士人便开始惶惶不可终日,开始作鸟兽散。
    东州派士人中,法正先逝,孟达叛魏,李严倒下,吴懿、吴班早已是天子之人。
    东州之士至此群龙无首,再也没有一个能撑起大旗的人。
    而江州军区非李严派系之人,无不相聚尽欢,大赞朝廷仁德。
    须知,治理天下是要用人的。
    而围绕在李严周围的那些东州流寓士人,还有依附在这些士人之下的大大小小的豪强墨吏们,于人才极度匮乏的大汉而言不可或缺。
    在大汉尽取关中、半取陇右后,这些有治政能力之人的重要性便更加凸显。
    不用他们,就真的没人用了。
    难道用那些更加贪鄙的豪强?
    而倘若朝廷以强硬的态度,直接处置李严,那么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会成为惊弓之鸟。
    他们能做什么?
    他们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李严影响力最大的三巴之地,乃汉賨杂居,民风彪悍,前些年某位东州士人徙他郡治郡,结果本郡賨人开始聚众作乱,州郡不能平定。
    朝廷遣使往说,賨人耆老德高望重者向朝廷诚恳地开出了条件:
    『我族蛮夷也,非欲作乱,而是前府君仁德,后来者无德,若不还我等府君,百賨诸部便心不能平,恐乱不能止。』
    最后朝廷无奈,让那名东州士人宗族内有才有德者继太守之任。
    诶,结果賨人之乱立平。
    不是说不还前府君便不收手?
    事实上,还是各种利益的相护纠缠与绑定。
    这便是大汉在三巴之地、南中之地的政治生态了。
    以强硬手段直接平乱不是不可。
    但朝廷要计较,是换个太守的成本更低,还是以武平乱的成本更低?
    结果不言而喻。
    而现在天子留李严一命,既凸显了天子之仁德,显天子不愿轻罪托孤之臣,以伤先帝之明。
    而由李严亲自监斩大逆之人,既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也令李严自废武功,人心不附,自此以后,无有敢与李严交通者。
    随着天子亲自坐镇江州,召见江州诸将,收拢军心,把本就并非铁桶一块的江州再次分化瓦解,江州军区内诸郡县长吏弹劾李严的奏表已如雪崩一般涌至江州。
    更有数十人联名上书,历数李严在军州之罪状,希望天子莫要被豺狼蒙蔽圣心,当诛之无疑。
    天子留中不发。
    又数日,李严卸下江州都督、前将军印绶,与寥寥亲朋于江州玄武门码头默然相别,奉妻母幼弱,乘上逆流入京的舟船,就任新职。
    而李严之子李丰,暂领江州左都护之职,统万人都护军州。
    曾任巴西太守的荡寇将军阎芝,自汉中前线赶至江州,任江州右都护,统军万人,与左都护李丰并护军州。
    不日,李严部下谋逆,李严卸江州都督之任的消息,先李严一步回到了成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