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杀心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日起解散“万姓归源计划”官方机构,所有资源移交地方自治组织。孤光AI转入休眠模式,仅保留基础监测功能,不再主动干预任何进程。
    “天枢系统已完成使命。”她说,“接下来,轮到人类自己走完剩下的路。”
    三个月后,世界悄然改变。
    联合国废除“文化遗产名录”,代之以“共忆地图”,由各国民众自主上传家族记忆、地方传说、濒危语言录音;
    中国重启“乡贤制度”,鼓励退休教师、医生、工匠返乡授课,重建村落精神纽带;
    欧洲多国联合发起“静音日”,每年一日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全民回归面对面交谈;
    日本京都设立“遗忘博物馆”,专门收藏那些被主流历史忽略的小人物遗物:一封未寄出的情书、一双磨破的草鞋、一张泛黄的学童作业纸……
    而在南极,那座青铜高塔终于彻底苏醒。
    第九晶体不再旋转,而是静静悬浮于塔顶,散发柔和金光,如同一颗微型太阳。每逢月圆之夜,塔身便会投射出九道光柱,分别指向全球九处守陵人安息之地。当地居民称其为“归魂之路”,常携酒食前来祭拜,不焚香,不叩首,只轻声说出心中所念之人名字。
    奇迹并未停止。
    2025年春,青海湖底考古队发现一处隐秘墓室,内藏十二具棺椁,皆以特殊合金密封。经开棺鉴定,其中十一具为历史上记载失踪的守陵人遗骸,最后一具则空无一物,唯有一块玉简,刻着两个字:
    **待我**。
    苏晴亲赴现场,手持玉简伫立良久,终将它放入空棺,合盖封存。
    “你会回来的。”她轻声道,“当某一天,有人为你点亮一盏灯,而不求回报时。”
    归途中,她收到林远的最后一份报告:
    >“火星小麦试验田首次收获。孩子们坚持不用机械收割,而是手牵手站在田埂上,齐声朗诵《悯农》。当最后一株麦穗倒下时,空中出现了极光般的彩带,形状像一把打开的锁。
    >我们决定,把这片田命名为‘玄穹农场’。
    >另:有个孩子问我,地球上的星星,是不是也有人在看着我们。
    >我说:当然。因为他们也曾被人点亮过。”
    苏晴读罢,抬头望向夜空。
    繁星如海,静默闪烁。
    她忽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问题:什么是信?
    如今她有了答案。
    信是母亲哄睡婴儿的摇篮曲,
    是老兵抚摸战友墓碑的手,
    是陌生人递来的一杯热水,
    是孩子第一次学会写下的“家”字,
    是明知结局未必圆满,仍愿意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信不是数据,不是能量,不是神迹。
    信是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愿意为他人照亮黑暗。
    她掏出钢笔,最后一次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写下:
    >“亲爱的你:
    >如果你正读到这里,
    >那么请做一件事??
    >找一个你曾在心里默默感谢过的人,
    >哪怕只是擦肩而过的微笑,
    >或一次无声的援手。
    >给他发条消息,打个电话,或者当面说:
    >‘我看见你了。’
    >不需要更多解释。
    >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盏灯。
    >而无数盏灯亮起的地方,
    >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合上本子,她轻轻放在研究院门前石阶上。
    风吹起纸页,翻到最后一页。
    星光洒落,映照出那行小字:
    **这场对话,永不终结。**
    远处,敦煌千佛洞的灯火依旧明亮。
    一个新的孩子正趴在沙地上画画。
    他画的是一座桥,横跨星河,两端站着不同肤色的人,彼此伸手相握。
    旁边,一行稚嫩拼音歪歪扭扭:
    “wanjiahui.”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