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下显然还没到真正困难的时候。
这次上面给出的粮食定量标准,其实是提前组织人员进行过深入调研的,并不是随意填写的数量。
除了个别特殊情况,或者某些饭量比较大的,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定量基本都是够吃的。
当然了。
适当做一下规划,还是有必要的。
不然有的一开始不控制,吃到月底的最后几天,刚好发现没粮了,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挺过去了。
李红兵显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粮票制度的实行,也给他带来了点影响,就是以后在丰泽园吃工作餐,要开始交粮票了。
以前丰泽园作为私企的时候,就有包吃包住的福利,而在谷建良接手丰泽园,开始进行公私合营之后,除了对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增加了一些国营企业该有的保障制度,并没有动这块小蛋糕。
毕竟是餐饮企业,而且当初工资改革,可是砍掉了后厨所有老师傅的分红高薪,砍工资还能把人给留下来,已经不容易了,要是连这个都要动心思,那等于是要把所有人给逼走。
上个月谷建良调职,而新的公方经理陈立民接手之后,也基本延续了他之前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因为谷建良已经把能改諽的,都给完成了,陈立民显然很难在这方面进行超越。
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按照谷建良铺的路,继续走下去,把谷建良来不及完成的计划,给推行下去。
比如厨师团队的人才培养上,谷建良用了很多的心思,也做了不少的工作,但这些显然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够完成的。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李红兵这种「天才」。
陈立民接手,后面做出了成绩,这些功劳就是他的了。
吃饭收粮票这件事,倒不是陈立民故意刁难人,也是无奈之举。
别说是内部工作人员,就是上门吃饭的客人,如果要了米饭或馒头这些主食类,就算出了钱,同样要收对应的粮票。
像食品加工和餐饮这类的企业,虽然采购粮食有专门的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但如果不收粮票的话,到时候就对不上帐,容易成为全市粮食定量供应的漏洞和缺口。
这是上面政策的要求。
至于丰泽园的生意,并没有因为粮票制度的全面推行,而产生什麽影响,毕竟饭庄内的主粮类销量占比低,没几个人是专门上丰泽园吃米饭丶馒头和面条的。
除了米面粮油,眼下各种食材的采购,并不受到票证的限制和影响。
也就之前先行的布票丶糖票和油票,其他很多物资的票证和统销统购,基本都是在全国粮票发行之后。
比如肉票,是五七年年中的时候,才开始实行。
而鸡蛋丶豆制品和糕点这些副食品,时间上还要更晚一些。
等到了各种物资都需要严格凭票供应之后,不仅仅是丰泽园,其他饭庄酒楼的生意,也将会迎来致命般的暴跌和打击。
到了那时候,生意就会断崖式下降,变得冷清起来。
相比于其他的饭庄酒楼,丰泽园的情况反而会好一些,毕竟还有着不少来自上面的政务接待。
不过这对李红兵来说,并不是一桩坏事,因为该拿的工资和待遇一分不少,工作量还大大减少了。
李红兵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这几年的辉煌时间,趁着丰泽园生意依旧火爆的最后阶段,抓紧机会刷经验,争取早日把自己的厨艺技能给刷满了。
要是等后面丰泽园焕发新春,生意重新爆火的时候,最少都得二三十年起步。
估计那时候,李红兵都已经彻底躺平了。
这个阶段,除了全国粮票发行和粮食定量供应的大事,还有另外一件跟李红兵息息相关的事情。
或者说。
是跟陈雪茹牵连极大的事情。
那就是公私合营已经完成了从试点到扩张的阶段,接下来马上就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全行业改諽最后阶段。
「红兵,这两天我收到了消息,听说我们前门大街这边的商户,接下来也要开始进行公私合营了……」
立冬刚过没多久,某天李红兵过来的时候,陈雪茹满脸忧愁的跟他说了这个消息。
「关于这件事,我也听说了一点。」
尽管不知道陈雪茹是从哪得到的消息,但李红兵知道这件事是真的。
「我听说这公私合营,是自愿参加的,这两天我自己想了下,感觉还是不参加的好。」
陈雪茹看着李红兵,忍不住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家这绸缎庄,虽然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是祖上传下来的产业,一旦让别人插手进来,我怕……」
有句话,陈雪茹并没有说出来。
其实她并不想像他们丰泽园的栾掌柜一样。
丰泽园饭庄是早前开展公私合营的试点之一,因为李红兵的缘故,陈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