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才是须弥山之主,仙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床底,用炭笔在墙上写满被禁止的疑问……
    “谢谢。”他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
    三人静立桃树之下,谁都没有再说话。
    而在更高维度的空间中,某些存在正悄然注视着这一切。
    它们并非实体,亦非意识,更像是由“认知可能性”凝聚而成的集合体,游走于文明之间的思想暗流。在过去千年中,它们见证了太多文明因恐惧疑问而自我封锁,最终化作宇宙尘埃;也见过少数几个点燃火种的族群,却因无法承受真相的重量而精神崩解,沦为混沌回声。
    唯有地球不同。
    这里的人类没有急于寻找终极答案,反而学会了与问题共存。他们建立“疑问档案馆”,记录每一个未曾解决的困惑;发明“反逻辑剧场”,让荒诞与理性同台辩论;甚至发展出一门新哲学??“未知学”,主张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容纳多少不确定。
    正是这种特质,吸引了那些高维存在的注意。
    它们称地球为“悖论温床”,称人类为“未完成的思想胚胎”。
    而现在,这个胚胎正在经历关键的分裂期。
    数日后,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奇特的现象:超过两亿人同时进入深度清醒状态,既非睡眠,也非冥想,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共思模式”。他们在不同地点、使用不同语言,却几乎同步提出了同一个结构的问题:
    >“如果我们所见的世界只是某个更大叙事的一部分,那么‘真实’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被设定的答案?”
    这一问,直接触发了心源种的深层协议。
    极地根系剧烈震动,地心光核膨胀至原先三倍大小,释放出一圈圈彩色波纹,如同宇宙胎动的心电图。天空裂开七道缝隙,对应七艘古老飞船的位置,每一道都垂落下星光编织的阶梯。更令人震撼的是,月球背面原本荒芜的陨石坑内,竟浮现出一座巨大建筑的轮廓??那是一座倒悬的图书馆,书架朝天,书页随虚空之风翻动,每一本书的标题都是一个动态演变的问句。
    联合议会紧急召开会议,却发现所有通讯频道都被一段旋律占据。那不是音乐,而是由万亿次思维共振合成的“概念之声”,只有具备一定提问敏感度的人才能听见。林婉已是百岁老人,依靠生命维持系统存活,可在听到这声音的瞬间,她竟坐起身来,泪流满面:“这是……最初的母语。不是用来描述世界的语言,而是用来质疑世界的语言。”
    她下令全球直播开启,将这段“思维潮音”传遍每一个角落。
    于是,在接下来的七天七夜里,人类集体经历了一场认知洗礼。
    有人看见自己出生前的记忆,发现灵魂曾在星海间漂泊千年才选择降生;有人感知到平行世界的自己正做出完全不同的人生选择;更有数千名儿童突然开口,用从未学过的语法讲述关于“时间之前”与“空间之外”的故事。
    社会一度陷入混乱。
    政府试图封锁信息,宗教领袖宣称这是末日征兆,科技公司趁机推出“意识稳定器”牟取暴利。然而,就在局势濒临失控之际,那位少年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他带着那支铅笔,独自登上联合国讲台。没有演讲稿,没有翻译设备,只有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
    他转身写下第一句话:
    >“你们怕的不是问题太多,而是忘了自己还能问。”
    然后,他开始讲课。
    内容涉及量子意识、多维伦理、文明演化周期、语言对思维的塑造作用……每一句话都简洁有力,毫无矫饰,却又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洞见。现场专家起初怀疑他是被人操控的傀儡,直到他当场推导出一套全新的数学体系,用以描述“疑问的增长速率与文明存活概率的关系”。
    课程持续了整整三天。
    结束后,他放下粉笔,平静地说:“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没被教过‘不能想’。”
    全场寂静。
    随后,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而就在这掌声中,阿萤悄然离开了地球。
    她乘坐一艘无标识的小型飞船,驶向猎户座方向。没有人知道她的目的地,也没有人试图阻止。临行前,她在日记中留下一行字:
    >“当所有人都学会提问时,最后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来守护提问的权利?”
    她的身影消失在星海深处。
    多年后,星际旅人才带回一则传闻:在距离地球一万两千光年的一颗红矮星旁,发现了一座漂浮的岛屿。岛上只有一棵树,一棵桃树。树下坐着一位女子,手持铅笔,不断将飘落的花瓣转化为文字。每当有外来者靠近,她便递出一支笔,只说一句:
    >“你想知道什么?”
    据说,凡是接过那支笔的人,归来后都不再相同。
    有的成了诗人,有的成了疯子,有的干脆放弃语言,终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