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火窑与烧陶测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8章火窑与烧陶测试(第1/2页)
    “伙计们,我的计划是这样,我们需要烧制陶砖火炉,所以第一步是寻找合适的黏土,建造一个土窑!”
    林予安拎着摄像机,带上伐木斧和一根尖锐的木矛,开始了他的寻土之旅。
    他在之前钓鱼的时候,发现湖水冲刷的方向是河岸北边,这类地方往往因为水流的冲刷和沉积,更容易形成细腻的黏土层。
    果然,在一处河湾的内侧,他发现了一片质地细腻,颜色偏红的泥土。
    他挖出一块,在手中揉捏。
    “看,伙计们!这黏土的延展性非常好,而且几乎没有砂石杂质,稍微处理一下,就是绝佳的制陶原料!”
    找到陶土后,接下来就是选址建窑,他就选择了一处离这个河湾约莫百米远,地势略高且相对平坦的空地。
    这里寻找木柴和取黏土都很方便,林予安用木矛在地面上大致勾勒出土窑的轮廓,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蓝图。
    他一边清理出一块直径约一米的平整圆形地面,一边向观众解释道。
    “伙计们,我打算直接在地面上砌筑火膛和窑室,搭建一个火焰从底部向上升腾的升焰土窑。”
    蓝图已经规划完成,林予安不再迟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劳作之中。
    在正式开始搭建火窑之前,需要先测试一下这里的黏土是否能烧陶成功。
    林予安在一块还算平整的石头上,像和面一样反复蹂躏摔打着一块黏土。
    数个小时后,在经历多次成型失败后,终于一个粗糙的圆形‘箅子’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型!林予安将它放在一边自然风干。
    今天风略大,到了傍晚风声渐止,箅子已经有些发白,看起来似乎是可以进行烧制了。
    林予安在用石头围成的U形火塘生中起了火,火焰立刻在干燥的木柴间跳跃,发出噼啪的声响。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个风干后的圆形泥箅子,轻轻地将它放置在火塘上方,平放在两侧的石头上。
    “伙计们,现在开始烧制这个箅子了!如果它能成功烧成陶质,那我们火炉的关键部件就有着落了!”
    开放式的火塘虽然温度不如土窑温度高,但也足以将这种单个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陶器烧结。
    火势渐渐旺了起来,林予安不断地往火塘里添加着干燥的细柴,让火焰均匀地舔舐着箅子的底部。
    他不敢让火势一下子太猛,担心温度骤升会导致箅子开裂。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烧陶的第一步要缓慢去除残余的水分,虽然这个箅子已经风干了,但内部还有微量的湿气。”
    时间一点点过去,箅子在火焰的烘烤下,颜色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
    林予安全神贯注地观察着,不时拨动一下火塘里的柴火,确保箅子受热均匀。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他判断箅子内部的残余水分应该已经蒸发的差不多了。
    他开始逐渐加大火力,往火塘中添加更多更粗的木柴。
    火焰更加猛烈地向上窜动,将整个箅子都包裹其中,暖红色的火光映照在林予安的脸上。
    他能闻到一股泥土被烧灼的特殊气味,这是黏土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的信号。
    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黏土中的矿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熔融和再结晶,从而形成坚硬的陶瓷结构。
    林予安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这个高温状态,以确保箅子能够充分烧结,保守估计需要到明天早上了。
    他已经管理好了自己的预期,没打算一次能成功,他只想实验一下这个黏土是否能烧成陶,哪怕是陶片也行。
    持续添加了近两个小时的柴火后,火塘中的火焰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状态,还好干柴准备的很多,足以消耗到明天早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章火窑与烧陶测试(第2/2页)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
    火塘中的火焰成了这黑暗中唯一跳动的光源。
    林予安时不时地站起身,活动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然后又坐回火塘边,从身边堆积如山的柴火堆里拣出几根大小合适的干柴,小心地添入火中。
    每一次添柴,他都会仔细观察火焰的状态,确保其既不过于猛烈,以免烧裂陶坯,也不至于衰弱,影响温度。
    时间在柴火的噼啪声中悄然流逝。
    从午夜到凌晨,再到天际泛起鱼肚白,林予安几乎没有合过眼,一直在盯着火塘。
    他储备的干柴已经消耗了大半,堆积在一旁的柴堆明显矮了一截。
    林予安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天亮了,伙计们!感觉差不多了。”
    “为了确保烧透,我打算再加把劲,烧到中午。”
    他又添了几次柴,让火势继续保持在适中的水平。
    接近中午时分,林予安停止添柴,从昨天傍晚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