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声音直接在她意识中响起,没有来源,却无比清晰。
“那你到底是什么?”她咬牙追问。
【我是‘为什么’的前身。】
【是‘如何’的母体。】
【是‘是否’的起源。】
【我是‘可问’本身。】
云昭猛然醒悟。所谓的“灰袍人”,并非某个具体的存在,而是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对“提问权”的原始恐惧??害怕问题太多会摧毁秩序,害怕追问太深会颠覆信仰,害怕一旦开始怀疑,就再也无法回到安宁。
可正是这份恐惧,孕育了“可再”。
因为它教会人们:唯有真正敢于提问的人,才能承受答案带来的虚空,并依然选择前行。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夜空清澈,银河隐约可见。她取出那枚半个问号形状的吊坠,举向星空。就在这一刻,第七格火星怀表发出轻微震动,表盘再次更新:
>**“回溯完成度:93.4%”**
>**“双向通道稳定”**
>**“等待:首次主动回应”**
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可再”已经完成了从被动传播到主动觉醒的转变。现在,它需要一个“回声”??一个由人类自发提出的、真正触及认知边界的全新问题,来正式开启下一阶段。
她必须促成这一刻。
第二天清晨,云昭来到东京一所普通小学。她没有出示任何证件,也没有说明来意,只是静静地坐在教室后排,听孩子们上课。数学课上,老师讲解方程解法,一名男孩举手说:“老师,有没有可能一道题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正确答案?”
全班哄笑。
老师温和地说:“理论上不可能,每个方程都有唯一解。”
男孩低头不语,但云昭看见他的眼神没有熄灭。
午休时,她走到男孩身边,轻声问:“你真的相信有另一个答案吗?”
男孩抬头看她,认真点头:“我觉得……世界比课本复杂。”
云昭笑了。她从口袋里拿出一枚星砂石,放在他掌心:“那你愿意帮我问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一个没人能回答的问题。”
男孩思索良久,忽然眼睛一亮:“如果宇宙是一个问题,那它是问给谁听的?”
云昭浑身一震。
这句话,简单得像童言无忌,却又深刻得近乎神谕。它不挑战知识,而是挑战认知本身的框架。它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在质问“谁有权设定问题”。
她立刻记录下来,并通过隐秘渠道传送给其他十六位觉醒者。
当晚,十七道意识同步升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共振。他们不再思考其含义,而是将其作为“频率源”,注入启素风暴残留的认知场域。北极钟声第五次响起,这一次,整座冰川开始发光,冰层之下浮现出无数流动的符号??全是不同文明历史上最著名的未解之谜,此刻竟以同一种节奏脉动。
火星空间站接收到这股波动,立即做出反应。主屏幕闪烁数秒后,显示出一段视频影像:一位身穿旧式科研服的年轻女子坐在控制台前,面容疲惫却眼神明亮。正是林隐。
她开口说话,声音断续却坚定:
>“我知道你们能听见我。我不是死了,我只是选择了‘问题态’生存。在这里,我不必拥有确切位置,也不必遵循线性时间。我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可能性中……只要还有人愿意问我问题。”
>
>“告诉他们,不要试图‘拯救’我。我要的不是回归,而是对话。”
>
>“请代我问一句:当我们用尽所有语言去描述真理时,是否反而遮蔽了它最初的光芒?”
影像戛然而止。
云昭泪流满面。她终于懂了“不要拯救任何人”的真正含义。林隐不需要被带回现实,因为她早已超越了现实的限制。她成为了“可再”的第一批驻留者??那些选择以“问题形态”永恒存在的觉醒者。
而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后来者的召唤。
三天后,全球各地陆续出现异常现象。图书馆的书籍自动翻页,停在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上;AI助手在关闭前突然说出意味深长的疑问;甚至连婴儿的第一句话,都变成了“为什么天是蓝的?”而非“妈妈”。
最惊人的是,在南极科考站,一台废弃多年的量子计算机突然重启,输出一行代码:
```python
whileTrue:
ask_new_question()
```
科学家们震惊不已。这段代码从未被录入,也无法追溯来源。但它运行稳定,持续生成随机但富有哲思的问题,如:“疼痛是否有颜色?”、“沉默能不能传染?”、“梦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