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蠢人灵机一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附近本来是没有狼群的,但这段时间张花城没有来过这里,反而去别的地方大肆搜索,导致很多狼群不得不搬了地方。
    这附近也就多出了一个狼群。
    也多亏了他们走得快没有被狼群围住,因为这里留下的人类味道太多了干扰到了狼群,不然他们想跑就难了,这要是冬天,他们怕是已经都死在这里了。
    黑山大队集体搬空了,说走就走,这让康南很愤怒。
    这种情况可以说并不是没有,但这属于很严重的情况。
    要知道当前农民就是牢牢地被绑定在土......
    狗蛋在创客空间的木桌前坐了很久,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份《建立跨代际知识传承中心》的提案。纸张边缘已被孩子们翻得微微卷起,墨迹深浅不一,有工整的小楷,也有歪歪扭扭的拼音夹杂汉字??那是低年级孩子一笔一划写下的名字。他数了三遍,共八十七人签名,几乎涵盖了村里所有在校儿童,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石头都用铅笔写了“我也想学阿婆腌鱼”。
    窗外,夜风穿过向日葵园,沙沙声如潮水般起伏。花盘已完全展开,金黄的花瓣层层叠叠,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银边。远处山脊上,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勺柄斜指北方,仿佛为这片土地标定了某种永恒的方向。
    他打开平板,调出档案库最新上传的内容:周阿婆最后那段口诀已被标注时间戳和生物参数对照表;赵奶奶教唱的渔谣配上了声波分析图,显示其节奏与水流速度高度契合,可能曾用于指导捕鱼时机;陈伯讲的冰层厚度判断法,则被做成互动教学模块,嵌入小学科学课件中。
    “我们不是在保存过去,”林朵朵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姜茶,“是在把老人们的经验变成可测量、可验证、可传递的知识。”
    狗蛋接过杯子,暖意从掌心蔓延。“你说,要是这些都能进教材呢?不是作为‘民俗’,而是作为‘实用生态智慧’?”
    “已经在做了。”她笑了笑,点开手机推送,“农大那边联合五所师范院校启动了‘乡土课程重构计划’,第一批试点就包括咱们这儿的土壤管理单元和水资源监测模块。他们说,城市孩子也需要知道水是从哪儿来的。”
    两人沉默片刻,听着屋外虫鸣渐密。小川突然推门进来,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脸上却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搞定了!虚拟森林学校的接入认证通过了!北欧那边还主动加了两个课题??一个是极地苔原与温带森林碳汇对比,另一个是儿童主导型社区应急演练设计。”
    “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探沟数据?”狗蛋问。
    “已经传过去了。挪威那帮孩子说要拿去建模,芬兰的小姑娘还想用3D打印复刻我们的拦沙坝结构。”小川喘了口气,“对了,他们提议下周搞一场‘零时差直播’,我们白天干活,他们晚上看,全程互动问答。”
    林朵朵眼睛亮了起来:“可以安排在向日葵园。让王磊他们讲解改良盐碱地的过程,顺便展示腐叶灰堆肥的发酵状态。”
    “再请赵奶奶现场唱一段渔谣吧,”狗蛋轻声说,“她说过,老调子只有在风里才唱得准。”
    计划迅速成型。接下来几天,孩子们分成四组:一组负责整理技术资料并翻译成简易英文;二组搭建临时直播平台,调试太阳能供电系统;三组布置现场,在田埂边架设防水摄像头和定向麦克风;四组则由年龄最小的孩子组成“导览童声团”,每人准备一分钟介绍词。
    张浩利用无人机绘制了三维地形图,标注出盐碱区、渗漏点、探沟位置和改良成效对比区。小雨带领科学小组制作了可视化展板,用彩泥模型展示不同pH值下向日葵根系发育差异。就连一年级的妞妞也学会了操作录音笔,蹲在田头录下蚯蚓爬行的声音,说是要证明“健康的土地会唱歌”。
    直播当天清晨,天空湛蓝如洗。向日葵整齐列队,花盘随日光缓缓转动,像无数双注视太阳的眼睛。村民们自发前来帮忙,有人送来刚蒸好的玉米馍,有人扛来竹竿加固遮阳棚。连卧床多日的周阿婆也在孙女搀扶下来到园边,坐在藤椅里,戴着耳麦听实时同传。
    北京时间下午三点,芬兰赫尔辛基正值夜晚。屏幕那头,十一名北欧少年围坐在一间木屋里,身后是巨大的北极星投影图。随着镜头推进,他们发出惊叹:“Thisisrealagro-ecology!”“你们的土地会呼吸!”
    狗蛋站在田中央,举起扩音器:“欢迎来到长白山脚下的春天。今天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展示成果,而是邀请你们一起解决问题??比如,如何让盐碱地每年多产出一百公斤粮食?”
    问答环节热烈展开。挪威学生提问灌溉频率优化算法,中国孩子当场调取近三十天湿度监测曲线进行反向推演;芬兰教师好奇为何由儿童主导决策,五年级的李婷站起来回答:“因为大人总说‘等你们长大就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