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隐秘区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花城带着东西离开了。
    结果大棕熊把盖子压住了,他锤了两下,大棕熊才挪开身子,懒洋洋地看了他一眼。
    “你还挺坏,故意的吧,这边都挖成坑了你还挤进来?”
    张花城拍了拍它。
    大棕熊露出一个人性化的笑脸,这一瞬间张花城感受到了它眼睛的不一样,蛇瞳!和一般的熊完全不一样。
    “几年前你是不是吃了一条蛇?被炸死的蛇。”
    张花城心中一动,坐在了它的对面。
    果然大棕熊点点头,没有一点交流上的麻烦,甚至还低吼着,比画了一......
    狗蛋写完回信,窗外的日头已经爬上屋檐。阳光斜斜地切过议事厅的玻璃,落在那枚铜质监督徽章上,折射出一圈淡淡的光晕。他把信纸折好,塞进印有村标图案的信封里,又在封口处按了个红手印??这是孩子们提议的“承诺印记”,象征着每一封寄出的信都承载着长白山村民共同的声音。
    下午两点,邮局小张骑着电动车来取件。他一边扫码登记一边笑着说:“这都第十七封了,全国各地都有人给你们写信。昨天新疆一个小学老师打来电话,说他们班开始搞‘班级议事会’,还照着咱们的评审标准打分呢。”
    狗蛋接过签收单,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这些信不是写给他的,是写给一种可能性的。一种让人相信:哪怕是最偏远的小渔村,也能成为改变的起点。
    那天傍晚,陈露从县城回来,带了一台新设备??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这是省科协配发的第一批实验器材之一。“少年社会治理实验室”正式挂牌的日子定在元宵节,届时会有记者、专家和教育系统的领导前来参观。村里为此忙得热火朝天:明月组织学生排练情景剧《我们的议事日》,讲述一次真实的路灯提案过程;老李头带着几个退休渔民翻修展厅墙面,挂上了十年来的监督成果展板;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孟姨也主动请缨,负责接待组的茶水供应。
    “你别小看这一杯姜茶。”她叼着烟说,“暖的是身子,也是人心。”
    元宵节清晨,雪后初晴。创客空间门前挂起红灯笼,孩子们穿着统一的蓝色马甲,在门口列队迎宾。张浩举着自制的导览牌,上面写着“欢迎来到未来治理的第一现场”。林朵朵则站在入口处发放手绘地图,每一处公共设施旁都标注了编号和最近一次检查记录。
    参观团一行三十余人抵达时,正赶上一场模拟听证会。会议室里,十名青少年代表围坐圆桌,对面是三位由老师扮演的“项目负责人”。议题是《是否应在近海养殖区试点生态浮岛》。一名初中女生站起来陈述:“根据我们连续两周的采样数据,该区域溶解氧含量下降18%,氮磷超标。如果不干预,三年内可能出现赤潮。”她话音刚落,后排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低声对身旁人说:“这哪像是小学生?简直像环保局的专家。”
    会议结束后,带队的教育部官员久久未走。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今天我看到了中国基层民主最生动的模样??不是口号,而是测量、对比、质疑与协作。”
    活动结束当晚,村委会召开紧急会议。并非因为出了问题,而是接到通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组计划下周进村拍摄专题片,主题为《谁在守护村庄?》。
    “他们会拍什么?”有人问。
    “真实。”陈露答,“拍我们怎么开会,怎么吵架,怎么为一笔五百块的维修费争执半小时,又怎么最终达成共识。”
    狗蛋补充道:“也要拍孩子们熬夜做数据分析的样子,拍老李头拄拐杖去查排水沟的背影,拍孟姨在凌晨三点接起应急电话时沙哑的声音。”
    明月点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见,规则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而是每天踩在脚下的路。”
    拍摄如期而至。摄制组没有摆拍,而是采取全程跟拍的方式。镜头记录下无数细微却有力的瞬间:
    -狗蛋和两个高中生蹲在码头边,用pH试纸检测海水酸碱度,风把他们的头发吹得凌乱;
    -一位独居老人颤巍巍地在意见箱投下纸条:“希望冬天能多一趟班车”;
    -小学操场上,三十个孩子围成圈玩“政策角色扮演”游戏,有人演固执的村长,有人演焦急的母亲,争论要不要关闭污染小作坊;
    -深夜,会议室灯火通明,管委会就污水处理厂选址进行票决,九票赞成,八票反对,一票弃权??最终决定延期表决,要求补充环评报告。
    最打动导演的是一个雨夜。当天原定举行青少年监督岗交接仪式,因暴雨推迟。可当摄制组准备收工时,却发现议事厅亮着灯。推门进去,只见二十多个孩子挤在屋里,浑身湿透,却仍在整理本月监督台账。
    “为什么不回家?”导演问。
    一个扎辫子的女孩抬起头:“今天是我们任期最后一天。如果今晚不交报告,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