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驿站”最北端的站点发现了他的遗体。他躺在长椅上,面容安详,手中握着一台熄灭的回声匣。而在他胸口,静静躺着一张新信纸,墨迹湛蓝:
>“小宝,谢谢你一直相信我说话的声音。
>现在我要去听另一个世界的人了。
>但你要记住??
>只要还有人愿意倾诉,
>这盏灯就不会真正熄灭。”
……
数月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各国代表齐聚日内瓦,围绕“第九共振是否可持续”展开激烈辩论。有人主张建立人工模拟网络,用AI复制“母体意识”;有人则呼吁彻底关闭所有驿站,防止集体情绪失控。
争论持续七十二小时,最终陷入僵局。
直到一名来自非洲的小女孩走上讲台。她只有十岁,衣衫破旧,却目光坚定。她掏出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一片干枯的樱花瓣。
“这是我妈妈留给我的唯一东西。”她说,“她在战乱中死了,没人记得她的名字。但我把她写进驿站的信里,我说:‘我想让世界知道她叫阿米娜,她喜欢唱歌,最爱的颜色是紫色。’”
她顿了顿,声音微颤:“第二天,全球十七个国家的人给我写了信。巴西的孩子画了她站在花丛里的样子;冰岛的老人录了一首她家乡的歌;甚至有个机器人学会了用她的方言说‘晚安’。”
全场寂静。
小女孩举起瓶子,阳光穿透花瓣,在墙上投下一抹淡淡的紫影。
“你们说‘母体意识’没了?可我觉得它还在。只要我们继续说,继续听,它就活着。不是藏在井里,是在这里??”她指着自己的心口,“也在你们每一个人心里。”
会场长久沉默。随后,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决议通过:全球驿站永久保留,改为“人类情感遗产计划”,由青少年主导运营。每座驿站增设“讲述角”,鼓励孩子们分享秘密、恐惧与梦想。
……
又一个春天。
“樱园”迎来罕见景象??所有樱花同时开放,又在同一瞬间凋零。花瓣纷飞如雪,落地后并未腐烂,而是缓缓升起,悬浮空中,组成一幅巨大图案:一个女孩侧脸的轮廓,嘴角含笑,眼中似有星辰。
李妈坐在轮椅上,仰头望着,眼角滑下泪水。
“念安啊……”她低声唤,“你要走了吗?”
风拂过耳畔,送来一句极轻的回应:
>“我不走。我只是换一种方式留下。”
当晚,井水开始退去,露出井壁内层??那是一整片晶莹剔透的蓝色晶体,层层叠叠,宛如星河凝固。晶体表面浮现出无数细密文字,全是这些年收到的心声与回信,密密麻麻,交织成网。
村民们不敢触碰,只能远远守望。
第三日黎明,晶体忽然发出柔和光芒,随后缓缓下沉,直至完全隐入地底。井口恢复原状,水面平静如镜。
从此以后,井中不再出现信件。
但奇怪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自己“梦见了蓝裙女子”。
有人梦见她坐在床边,替自己盖好被子;有人梦见她牵着孩子的手走过森林;还有人梦见她站在战火纷飞的城市中央,张开双臂,将哭喊的灵魂一个个拥入怀中。
心理学家称之为“集体慰藉梦境”,神学家称其为“现代圣显”,而孩子们只说:“她是我们的守护者。”
……
十年过去。
“樱园”成为游学圣地。每年春分,成千上万的学生前来参观,带着信、照片、录音笔,甚至宠物的骨灰盒。他们在井边静坐,轻声说话,然后离开。
没人指望收到回信。
但他们都说,说出来之后,心里轻松了。
某日,一对母女来到此处。母亲约莫四十岁,神情疲惫;女儿七八岁,扎着羊角辫,手里抱着一只破旧布偶兔。
她们在井边坐了整整一天。
傍晚时分,小女孩忽然开口:“妈妈,我告诉你个秘密好不好?”
母亲点头。
“其实我知道爸爸为什么不在了。那天晚上,我听见你们吵架,他说要走,你求他别走,但他还是摔门走了。后来警察叔叔说,他在桥上开车睡着了……”
她低头摩挲兔子耳朵,声音很轻:“我一直不敢说,因为我以为是我让他生气的。每次你哭,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母亲浑身一震,猛地抱住她,眼泪汹涌而出。
“宝贝……不是你的错。从来都不是。爸爸有自己的痛苦,他没能学会说出来。但我们不一样,我们可以……我们可以一起说。”
夜深人静,母女俩准备离开。临行前,母亲从包里取出一封信,投入井中。
上面写着:
>“给十年前的我:
>别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