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偷听很久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5章偷听很久了!(第1/2页)
    赵瑗眨眨眼睛,没有想到范师动作竟然如此之快。
    他昨日才去见了范冲,今日就看到了周三畏的奏折。
    他甚至都开始怀疑范师早有准备。
    赵瑗答道:
    “儿臣以为,今日局势,能够稳住朝堂群臣之人,唯有范师可以。”
    赵构并没有正面回答赵瑗,他思忖了片刻,问道:
    “昨日你离宫之后又去了城郊范冲的书孰?”
    面对赵构的询问,赵瑗早有准备。
    自己去书孰见范冲这事,赵构定然会知道,与其
    “是,儿臣担心自己不能胜任父皇的期望,便去找了范师,请他每日能指点儿臣。”
    赵构笑道:
    “好学谦虚是好事。”
    “是,儿臣唯恐能力不足,拖了父皇的后腿,还得向父皇和范师多学多看多听。”
    这记马屁拍到了赵构的心坎里,他抚掌大笑:
    “好好好,元永能有如此好学向上之心,实属可贵,你这次举荐范冲也比昨日举荐郭瑊要聪明,举人不避亲是好事,至少坦诚,但任人还需有贤能,这点你可得记住了。”
    赵构一边说教,一边分析。
    “如今朝堂局势不稳,还需有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人去坐在这宰相之位,范冲从先帝起便是朝中肱骨,又刚正不阿,自身也从未卷入朝内党羽之争,让他暂时回来确实是个好的选择。”
    “儿臣也是这么觉得的。”
    “既如此,就这么决定了,来,元永你去取一卷圣旨来,朕来念,你来照着写。”
    赵构心情舒畅,居然让赵瑗亲自写下旨意。
    这若是放在以往,恐怕是绝无可能的光景。
    从皇宫出来后,赵瑗又如约来到范冲的书孰。
    今日范冲不在,一名年纪偏大的孩童告诉赵瑗,范师留了口信,让他带着这些孩子念书。
    赵瑗陪着孩子们念了一个多时辰的《千字文》《三字经》。
    等读完了两本书,约定的时间早就过了,范冲也没有回来。
    但是他并没有就此起身离开。
    这些孩子只是短短一个多时辰的相处,赵瑗就已经俘获了他们的心。
    早在离宫来这里之前,他便提前做好了准备。
    他在途经御街几个最有名气的点心坊子时,几乎买光了他们新鲜出炉的所有点心。
    这些香喷喷还冒着热气的点心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会抗拒。
    就算是那几个年纪和赵瑗相仿的少年郎也不例外。
    凭借这一手取巧的小妙招,赵瑗顺利和这些孩子们打成一片。
    陪他们念完《三字经》《千字文》后,这群孩子们便围住了赵瑗,一边舔着指头上的点心油,一边七嘴八舌的问起了赵瑗各种问题。
    起先还是几名孩子们对《三字经》和《千字文》内容的询问。
    赵瑗虽然学的是历史系,这些古文经典他能倒背如流,但毕竟术业有专攻,要让他给孩子们解释其中的句子释义,就算赵瑗也要抓耳挠腮一阵子,才能回想起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番汗流浃背的解释下来,反倒让赵瑗收益良多。
    就好像陪着这些孩子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他也在学习一样。
    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更是让他逐渐将今早前在御书房里,对赵构一些解释得颇为含糊不明朗的问题也有了新的理解。
    这让他渐渐喜欢上了陪着这些学生们一起读书的过程。
    逐渐的,话题渐渐从经文注释,聊到了诗词歌赋。
    当其中有学生提及,这几日流传甚广的《墨梅》就是出自赵瑗之手时,这些学生们纷纷朝他投来或钦慕或敬佩的目光。
    “老师,你诗词这么好,教教我们呀,平日里我们学习诗词的时候,风头都让子充占完了,范师总是念他做的诗词,我们可嫉妒了。”
    孩子们的目光纷纷看向一名和赵瑗年纪相差无几的少年。
    这应该就是子充了。
    赵瑗心里想着,觉得这个表字似乎有些耳熟,于是朝他问道:
    “你叫什么?”
    少年郎似乎没有想到大家会提起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我姓周,名必大,老师别听他们瞎说,和您那两首墨梅相比,学生还不足您的万一。”
    赵瑗一愣,没有想到这群学生里居然还藏着一个南宋未来的厉害人物。
    周必大,字子充,秦桧末期绍兴二十一年,也就是十年之后进士及第,是宋孝宗时期活跃的重臣之一,更是经历过高,孝,光,宁,四朝权利交替,官至左丞,更是陆游的至交好友。
    历史上三朝皇帝对其评价高到了极点。
    就连疑心病极重的赵构都能为其在《宋史》里留下一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