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今天的灯塔,访客人数有回暖的趋势。
毕竟镇子来了大人物,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交流新闻的情报集散地。灯塔作为石塔镇的地方医院,不知不觉已经承担起社区交流中心的职能。
聚集的人群给林博刷真言幻术熟练度提供了便利。不出意外的话,在寒潮南下之前,幻术等级就会再度提升。
除了造访小镇的豪华汽车让民众热议,今天也是《石塔新闻》发布创刊号的日子。
来自金贝的专业记者弗曼组建了报社,目前职工只有他和妻子二人。
他们为了这份新工作加班加点,采访、撰稿、排版、印刷,付出很大的辛苦。即便如此,报纸首期发行数量也只有十份。
林博接过镇民递来的报纸。
头版头条是本地领主维伦?珀尔子爵的专访,讲述他与皇帝见面以及美味秘料风传洪都的故事,二版头条是石塔镇第一家工厂建筑施工仪式上飞鸟送语的奇闻。
剩下的版面则是镇政厅的公务消息,还有老街商铺投放的广告。
在报纸末尾,主编写下一段刊物介绍,讲述了报社宗旨是在为民众提供新鲜、真实、实时、有趣的本地消息,作为镇政厅和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
石塔镇很小很穷,本地报社又是刚刚起步。创刊号存在纸张粗劣,印刷不一致,没有照片等问题,不过这毕竟是小地方的第一个公共媒体,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大家都表示宽容谅解。
最重要的是,报纸免费发放,还提供了几个报童的岗位。石塔镇民众当然是热烈欢迎的。
对这个半夜偷溜到教堂鬼鬼祟祟的记者弗曼,人们有了很大改观,如今见面都不喊他“小偷”,改喊“大记者”了。
林博简单浏览了报纸内容,随即就放到一边,手指沾上了油墨,他轻声念咒,微风萦绕指尖,沾染的墨痕簌簌脱落,化作尘埃。
访客议论着,有人担心报社不赚钱,用不了几天就会倒闭。不过事实上,石塔镇报社是非盈利项目,背后资方是守塔修会,纯粹吃公家饭的。
“守夜人,听说今天有个城里来的有钱人找你看病?”酒馆女侍吉铃好奇打听。
“对。”
“你的医术这么出名了吗?一定是那些去城里打工的人到处宣传。以后说不定天天都有贵人找你看病。”吉铃耷拉眉梢,随后又恢复笑容。
“担心我给有钱人看病,就会不管你们吗?”林博环顾四周,有人低垂头颅以示尊重,也有人就那么眼巴巴看着他,像是知晓即将遭遇遗弃的猫狗。
守夜人微笑起来,“听起来貌似不是没可能啊。你们想想,如果像今天那样的贵人一直过来,肯定镇子上的大家就没那么多机会看病。也说不定他们会出大价钱,把灯塔给买下,把我赶出镇子,流落到金贝市给他们看病为
生。”
他说得这么轻描淡写,可访客们越听越慌,就连修会成员都忍不住面露惊容。
“唉,到时候哪怕不想,也只能和大家说再见,往后我或许还会被派往洪都,再和大家见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守夜人继续用似悲似喜的语气慨叹。
男人们沉着脸,咬紧牙关,像是羞愧于自己的无能,没法用钱财挽留医师。女人们眼眶泛红,不舍不甘却不知所措。小孩表情呆滞,轻轻抽噎。老人们仅仅是安静地凝望灯塔管理员,如眷恋枯树的老鸦。
灯塔里的沉默蔓延到院子中,今天来访的客人都不说话了。
大家围拢到门前,朝里面探头张望。倘若目光有实质,有温度,那么这便是上百条微凉的链条,环绕守夜人的肩头。
林博只是笑起来,“不如我和大家做个约定。”
众人纷纷精神一振,飞快点头。
“往后,我每天都会在《石塔新闻》刊登一些题目,只要有人能答对,我就继续留在石塔镇。怎么样?”
所有人都同意了。很干脆,生怕守夜人反悔。
太阳落下海平面时,访客们忧心忡忡地离开岬角。
今晚许多人睡不着觉,家里的老人板起脸嘱托儿女,挽留守夜人的崇高使命寄托在他们肩上。
青壮年觉得自家父母简直对守夜人言听计从。他们挠挠头,看向还在念书的小孩们,郑重其事地把答题使命转包给了新一代。
“我们还要做作业。”
“别管作业,答题最重要。”
“我们还得刷碗、做饭、喂小鸡,打零工......”
“那些都先别管,答题最重要!”
也有人听了之后不在乎,“反正肯定有人会答的,不用管。”
“万一题目很难,没人答得上来怎么办?”
“这......反正我是笨蛋,我怎么知道?”
日落后,林博就开始准备明天要登报的题目。其实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卫生常识,不过在这个时代,卫生知识仍旧是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