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11月5日,京城。
总理大臣府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税收统计,其中今年民朝税收再次增加了800万两,达到1亿1200万两这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而粮食增产却极其缓慢...
开封城外,风雪肆虐,天地苍茫,银装素裹之中,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李定国策马立于城外高坡之上,遥望北方,神色凝重。他身披重甲,眉宇间透着一丝疲惫,却依旧英武不减。
身后,王文龙策马而至,拱手禀报道:“将军,斥候刚刚回报,清军前锋已过真定,预计两日之内便可抵达开封。”
李定国闻言,缓缓点头,目光深邃:“多尔衮果然来得比预料更快。传我军令,命各部加快修筑防御工事,务必在清军到来之前完成布防。”
王文龙应声而去。李定国回望开封城,城墙上旌旗猎猎,士卒林立,寒风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他知道,这一战,将是决定中原命运的关键一战。
就在此时,远处一骑飞驰而来,马蹄踏雪,尘土飞扬。来者正是徐晨的亲信副将,手中高举令旗,神色焦急。
“将军!”副将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声道,“徐将军命我来报,大军已过黄州,预计三日之内便可抵达开封。另有一事,黄得功将军的舰队已抵达山东沿海,随时可对清军侧翼发起攻击。”
李定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恢复冷静:“很好,命斥候继续监视敌军动向,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副将应声而去。李定国转身对身旁亲卫道:“传我军令,命全军进入战备状态,不得有丝毫松懈。”
夜幕降临,风雪更盛。开封城内,灯火通明,士卒们在城墙上巡逻,弓弩手、火铳手、长枪兵各司其职,严阵以待。李定国亲自巡视城墙,鼓舞士气。
“诸位将士!”他站在城头,声音洪亮,“此战,关乎中原存亡。清军虽强,但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必能击溃敌军,守护我大明江山!”
“誓死效忠李将军!”“誓死守卫开封!”士卒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士气高涨。
李定国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王文龙道:“你率骑兵驻守城外,若清军来攻,可随时策应。若战况不利,便撤入城中,死守开封。”
王文龙拱手应命:“是!”
次日清晨,风雪未止,天地依旧灰蒙蒙一片。李定国站在城头,远望北方,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安。他总觉得,多尔衮不会如此轻易地发动进攻,必定还有后手。
果然,未时三刻,斥候飞报:“将军,清军前锋已至三十里外,但并未继续前进,而是扎营休整,似乎在等待后续部队。”
李定国眉头微皱:“看来,多尔衮是要等主力汇合后再发动进攻。传我军令,命各部加强戒备,不得轻敌。”
王文龙道:“将军,是否派出斥候深入敌军后方,探查虚实?”
李定国点头:“正有此意。命最精锐的斥候小队出发,务必查明清军主力动向。”
夜色渐深,风雪依旧。开封城外,寒风刺骨,士卒们披甲执锐,守在城墙之上,目光如炬,警惕地望着远方。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李定国猛然抬头,只见一名斥候策马飞奔而来,脸色苍白,神情惊恐。
“将军!”斥候翻身下马,跪地禀报道,“大事不好!清军主力已绕过真定,直扑黄州!徐晨将军大军尚在途中,恐有不测!”
李定国闻言,脸色骤变,猛地攥紧拳头,眼中寒光闪烁:“多尔衮,果然狡猾。他这是要断我军后路,逼我军孤军奋战!”
王文龙急道:“将军,是否派兵救援徐晨将军?”
李定国沉思片刻,缓缓摇头:“不可。若分兵救援,开封必然空虚。多尔衮正是想逼我军分兵。传我军令,命徐晨将军小心行事,务必避开清军主力,尽快赶来。”
王文龙点头:“是。”
李定国随即下令:“命黄得功将军舰队立即北上,牵制清军侧翼。命各部加强防守,不得有丝毫松懈。”
夜色中,开封城内灯火通明,士卒们纷纷进入战备状态,气氛愈发紧张。
与此同时,黄州城外,徐晨正率军北上,忽然接到斥候急报:“将军,清军主力已绕过真定,正朝黄州方向逼近!”
徐晨闻言,神色一凝,立刻下令:“命大军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加强戒备。”
他站在营帐前,远望北方,眉头紧锁:“多尔衮果然狡猾,竟想断我军后路。看来,必须速战速决。”
他转身对副将道:“传我军令,命斥候深入敌军后方,探查虚实。命各部准备迎战,若敌军来攻,便以火铳、弓箭为主,拖延时间,等待开封援军。”
副将应命而去。徐晨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李将军,我必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