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桓石绥被杀后,刘义武率军循着溃兵的踪迹,杀入司马国璠的老巢,将叛贼一锅全端了。
刘道规看完战报,并没觉得有多意外。
徐逵之、沈渊子、王允之之所以战败,主要原因还是不知道贼军的底细,另外则是他们麾下的北府部众并非真正的精锐。
刘义武率领的虎卫军都是百战精锐,正面厮杀,贼军的步卒再增加一倍都不是对手。
当然,他施展的诱敌之计虽然有些拙劣,却刚好对症下药。
司马国璠和桓石绥或许不缺钱,但他麾下的士卒一定穷的两眼发红。
刘道规最担心刘义武有勇无谋,而这一战却能看出他并不是鲁莽之人。
老刘家的血脉通常都不差。
唯一的问题是刘义武杀性有些重了,竟然一个俘虏都没留下,连桐柏山都被染红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杀性重并不是缺点。
胡人只认刀,不杀不足以立威。
只要以后刀口不对着自己人就行了。
“报——王镇恶率军攻破七座坞堡,俘虏六千余众,获粮草十一万石,牲畜两万三千头!”孟干之兴冲冲的前来禀报。
刘道规满脸诧异,“竟有这么多……”
殷仲文笑道:“这些豪强自永嘉之乱始,便聚坞而居,吸纳流民,侵占良田,官府不敢过问,八九十年下来,钱帛堆积如山。”
按他这么说,缴获的应该不止这么些。
王镇恶之前攻破武昌,纵容士卒烧杀掳掠,自己也拿了不少,虽是自污之计,但此人的确有些贪财,连刘毅府中柱子上鎏金都刮了下来。
不过对于刘道规而言,这样的人反而更容易驾驭一些。
一个不贪财,不好色,名声好,战无不胜的名将,反而让人不太放心。
关键王镇恶不是一个人,宗族昌盛,从兄弟九人,都能文能武。
“淮河以南,长江两岸,未经官府允许,不得建造坞堡,已有坞堡,全部由官府赎买。”刘道规思索一阵后,下了一道政令。
“大将军英明!”
这年头能建坞堡的都不是寻常人物。
北方的坞堡还要抵抗胡人进犯,南方的坞堡则是豪强对抗官府的堡垒。
光武帝统一中原后,也曾下令摧毁坞堡。
刘道规并没有一刀切,只针对江淮地区,还是从豪强手中赎买过来,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有刘义武和王镇恶的所作所为,荆江豫扬的豪强们前所未有的顺从。
赎买的价格比刘道规想象当中的还要低一些,甚至很多豪强主动半价出手,也有一些豪强直接献给官府。
当然,也有一些顽固不化者,想要继续占据坞堡。
刘道规也不客气,当地官府随便翻一翻旧账,就能找出他们的种种恶行出来。
刘义武率虎卫军上门,全家老小一同流放南中,庄园、宅邸、田地直接分给当地贫民。
本来还有几家豪强准备起兵造反,却得不到百姓的支持,虎卫骑兵一到,顿时烟消云散。
迁都只是手段,抑制豪强,斩断士族高门的根基,才是最终目的。
刘道规没有任何手软。
解决完这些不听话的豪强,便下令建康富户、江左豪族迁徙关中。
石头城港口上,挤满了大小漕船和商船。
“落叶归根,主动迁入关中,可升为良户,分得上乘水田!”
“大将军有令,入关中者,不论出身不论门第,过了科举考试,便可入仕从军,为官为将!”
一队队胥吏在人群中高声呼喊。
一开始人群还如丧考妣,但听到“过了科举考试,便可入仕从军,为官为将”后,顿时眼前一亮。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每个阶层都想往上爬,一鲸落万物生,那几家士族高门被整治后,空出大量资源,让每个阶层的上升通道变宽。
只要有好处,就不怕没人往里面钻。
良户就是良家子,入仕从军优先考虑,这种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王谢桓殷庾这些高门当年也不过是一些不入流的次等士族而已,衣冠南渡之后,方才发展壮大,如今迁都长安,相当于一次重新洗牌。
有眼力的人自然知晓其中意义。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本来低沉的气氛,忽然变的热烈起来。
刘道规苦笑不已,人果然都是趋利的,对自己有好处,刀山火海都会有人奋不顾身。
除了这些富户,建康城中百姓也有很多愿意北上的,大部分都是北府军的家眷和亲戚,北府军都迁去关中,他们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
跟过去,也能跟着吃肉喝汤。
刘道规来者不拒,迁入关中的晋人越多,根基就越稳固,便能以人口优势同化羌氐匈奴鲜卑诸族。
船只络绎不绝的北上,夕阳中的建康城依旧雄伟不凡,气势万千。
殷仲文低声道:“建康虎踞龙盘,有王气,秦始皇一统六国南巡至此,掘京口之龙脉,大将军迁都长安,建康不可落入外姓之手。”
“所谓王气,不过是人心而已,历来定都于此地者,哪一家能得长久?从今往后,建康守军驻扎在广陵。”
刘道规更青睐广陵和襄阳。
广陵依江靠海,如果发展起来,便可削弱建康的“王气”,其地位于江北,利于北军驻扎。
襄阳位于长江上游,乃江左咽喉和门户,更靠近关中一些。
只要这两地稳稳捏在手中,就不怕建康脱离掌控。
“大将军心胸之宽广,古今罕有,然则建康乃前朝旧都,人心依望,可换名去其势。”殷仲文似乎对建康存在某种敌意。
他是西府的人,天然看建康不顺眼,即便改朝换代了,心中的芥蒂还在。
“不必了,衣冠南渡,华夏在此地重振旗鼓,此大功也,我等迁都关中,不可遗忘旧事,建康之名,可令后辈勿忘永嘉之耻!”
刘道规没精力浪费在这些琐事上。
地名不是说改就改的,需要重写典籍、公文、传檄天下,一套下来,又要花费不少钱粮。
既然效仿大汉,汉初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也当继承。
只要关中恢复,北魏北燕夏秦二凉都只是边角料而已。
治胜大于战胜,慕容皝、苻坚、慕容垂都曾强盛一时,却转眼覆灭,刘道规个人觉得问题都是出在内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