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6章百工科?(第1/2页)
“科技,生产力?”
李世民眉头紧锁,反复咀嚼着这两个词。
楚天青见状,继续解释道。
“就拿后世相当于大唐国子监的最高学府来说吧。那里最顶尖的学者,最聪明的脑袋瓜,你猜他们学什么?钻研什么?”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见李世民刚要张嘴,他便打断道。
“他们可不会只埋头死读《九经》!也不会整天研究儒家的微言大义,更不会耗尽一生心血只为给圣人语录加注解!”
这话如同惊雷炸响在李世民耳边!他瞳孔猛地一缩。
国子监!
那是国家培养栋梁的根本,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它的核心,不就是研习圣贤经典,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吗?
不学这些,还能学什么?
简直是误人子弟!
楚天青没理会李世民的震惊,自顾自说下去。
“后世这些顶尖学府里的顶尖人物,他们钻研的是,这天地万物究竟是怎么运转的!”
“他们研究一块石头为什么那么硬?一滴水为什么总是往下流而不是往上跑?火焰为什么会燃烧?天上的雷电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胡闹!
离经叛道!
一个声音在李世民心底本能地咆哮起来。
让这些国士无双的顶尖人才,不去钻研经世济国的圣王大道,反而去刨土、玩火、捣鼓机巧、计算星星?!
一股巨大的荒谬感瞬间淹没了他。
他仿佛看到自己引以为傲、维系着整个帝国精神秩序和人才选拔的国子监,轰然倒塌,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匠作坊、一个炼铁炉房、一片种试验作物的田地!
那些本该头戴高冠、宽袍大袖、谈经论道、挥毫泼墨的鸿儒才俊,竟变成了灰头土脸、摆弄铁器、蹲着看蚂蚁搬家的“工匠”?!
维系帝国秩序和思想根基的神圣殿堂,变成了研究这些“下贱行当”的地方?
这简直是天翻地覆,乾坤颠倒!
楚天青看着李世民脸色发白袍的样子,知道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心灵冲击。
他清了清嗓子,打算再加大点儿力度。
“后世的国子监,它最核心的使命,就是把天下最聪明、最有才华的脑袋都聚在一起!用最系统的方法,投入最大的资源,去主动地、持续不断地、深入挖掘这天地万物运转的根本道理!”
“他们不满足于知道石头硬、水往下流这些常事,他们要弄明白石头为什么硬?水为什么往下流?”
“火焰燃烧、雷电轰鸣,背后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就像大唐探究阴阳五行、天地至理一样!只不过,他们是冲着这实实在在的天地万物本身去的!他们要找出那些放在任何地方都管用、能反复验证的铁律!”
“然后,把这些挖出来的道理,变成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工具、新方法、新本事!而这些东西,就是能让同样的人、花同样的时间,创造出十倍、百倍财富的‘神器’!”
“他们把这种发现道理、运用道理来创造财富和力量的本事,奉为国家的第一基石!”
闻言,李世民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楚天青的每一句话都像惊雷在他灵魂深处炸开。
最高学府变成玩火闹水的地方。
顶尖人才成了探索自然奥秘与创造力量的先锋。
这与他所熟知、所信仰的一切都背道而驰,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无法否认的强大逻辑和磅礴力量!
让他既抗拒,又隐隐感到一种巨大的诱惑。
“老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6章百工科?(第2/2页)
楚天青看着这位心神剧烈震荡的帝王,语气放缓了些。
“老李,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实我之前一直避开这个话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看着李世民,坦诚地说。
“后世那条路,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是建立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断的积累、试错、甚至经历流血变革的基础上的。”
“它需要一套全新的学问体系、难以想象的庞大资源投入、深入骨髓的观念转变,以及......”
楚天青顿了顿,思考了片刻后,最终没有说制度的差异。
“大唐如果想一步登天,完全照搬后世学府的模式,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强行推行,只会撞得头破血流,激起无穷的阻力,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李世民闻言,眼神复杂地看着楚天青。
这话,确实说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疑虑和抗拒。
那后世学府的景象固然强大得令人向往,但......那还是他心中的“大唐”吗?
那些灰头土脸研究石头、火焰的“大学者”,能成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