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手术进行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内科和外科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内科你把诊断搞明确了,能够诊治的疾病,该治疗就治疗,用了药治不好就没办法,谁也没办法。
    但外科不一样,明确诊断,只是开始。有可能连开始都算不上。
    这也就是外科医生的培养周期要远远一般大于内科医生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也是外科医生的风险,要大于内科医生的原因。
    陆成现在满脑子都是学习,根本就没有心思想别的。
    到病人及家属的面前,只要穿上白大褂,说要看下片子,是肯定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片子拿到了办公室,陆成看得还是一知半解,主要是这片子上的解剖结构,和自己背的不太一样,是层面性的,而书上的解剖结构,就直接是一个大体。
    这就连那什么采集系统,似乎都无能为力,也没再给出什么提示。
    陆成怀疑,这肯定是自己对膝关节的解剖,还不够熟练的缘故。
    还有的原因就是,这个病历采集系统,其实并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是让自己有了一个u盘,然后再加了一个分类处理器而已,它不能够让自己一眼就看透诊断,也不能让自己直播,更不能赋予自己医道宗师附身的神奇能力。
    作为临床医生,而且还是喜欢看小说的医生,这几本小说,陆成拿来读过。
    读起来是很爽,但也就是爽爽而已,其他时候,该看书看书,该看文献看文献。
    里面的东西和说法,其实都是不大适用的。
    陆成心里一直都记得一句话,是自己的导师刚入科的时候说的。
    “数量和认知,才是决定一个手术医生上限的关键。
    虽然你们这几年可能并么有什么操作的机会,但是以后的你们,肯定都是踩在我们的‘尸体’上再往前看的,不要急,医术是急不来的,需要有绝对足够的沉淀才可以。我们并不觉得给你堆积几个月的手术机会,你成不了一个术者。”
    “但这肯定不是带学生的初衷。”
    “如果没有认知方面的沉淀,同样的事情再如何重复,也只能是达到精巧。”
    “这也就是医学,乃至于以后,永远都不会被取代的所在。”
    ……
    陆成把片子放了回去,有些患得患失。
    如今已经能够确定这什么系统的确是能够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好处,陆成就不想太去纠结是不是自己生了病,让它出现的。
    医学的道路漫漫,就连老师都说他不一定推开了医学的门,走到了里面。
    能够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即便是病,陆成也认了。
    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学不会,没兴趣,而是根本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去学习。
    医学的学习,尤其如此,只能够经过痛苦的死记硬背……
    既然上天给了自己这样一个机会,那么自己就不能放过,好好学习,多积累就是了。
    16床接了,在陆成还不太明白,他为什么要做手术,具体怎么去评价手术指征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手术的情况下。
    但陆成还是很高兴的,至少,从今天开始,他在半月板撕裂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
    不敢说是大家,但至少是具有极为敏锐的嗅觉了。
    这台手术,就是陆成的导师林尤的。
    嗯,一名刚下住院总两个月的主治医师。
    陆成是他的第一个学生。
    最开始,陆成并没有觉得什么,可是进了这里后陆成发现,许多副教授都还没有带学生的资格的时候,陆成似乎明白了自己拥有一个怎样的老师。
    医院里的等级森严。
    实习生、研究生=规培生=进修医生、博士(跟班住院总)、住院总、主治医师(研究员或副研究员)副教授、教授、科室主任=实验室主任=临床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学科主任)。
    陆成的地位,也就仅仅比实习生好了一点点。
    可自己的老师,却是干掉了一大票人。
    毕竟,从研究生到博士,就要三年。
    从主治到副教授,至少得五年起吧,还被他干掉了。
    下手术室,陆成略有些紧张。
    两个星期来,老师给他的映像就是,治学严谨和细致。
    细致到极致;严谨到发麻那种,以至于陆成到现在,完全不敢忘记本科外科学实验中的任何一条。毕竟手背到现在还有些肿。
    到了手术间,老师自然还没来,病人在麻醉预备室。
    陆成需要做的不少,半月板手术是在关节镜下做,他要做足之前的准备。
    除了硬膜外麻醉属于麻醉医生外,
    扎止血带、消毒、铺巾就要陆成来了,这是最基本的。
    止血带找到了,五分钟后,林尤来了。
    陆成还在找消毒弯盘,还没有看到林尤,就能够感受到身后传来的一股‘杀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