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忆江南》!吕蒙正,我写塞北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若本公是主考官,定将其落!」
    赵明诚袖中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可是,若无第二篇【镇国]诗问世,这春闹会试第一场的甲等第一桂冠,怕是要被这狂生摘去了。
    此刻,除了江行舟之外,大周十道所有上万名举子们,仍在伏案疾书。
    有人诗成达府,欣喜之馀却又黯然神伤一一与江行舟那冲天而起的镇国才气相比,终究是萤火之于皓月。
    更有人望着纸上稀薄的才气,那微弱的「出县」意象,气得将宣纸揉作一团,狠狠掷于地上。
    墨滴不慎落于案台,污了青衫也浑然不觉,只顾提笔重写。
    若在寻常的道丶府丶县,一篇「出县」之作已足以令人称羡。
    墨香浮动间,自有文气流转,足以让寻常读书人引以为豪。
    然此乃大周的春闱!
    在这汇聚天下英才的责院之内,「出县」二字简直羞于启齿。那些在地方上备受推崇的才子们,此刻望着自己卷上稀薄的文光,面色忽青忽白。
    「至少...至少要写出「达府之作,才配得上进士之身!」
    有举子喃喃自语,指尖不自觉地摩着卷面。
    判卷的主副考官们目光如炬,非「达府」文章以上者,连让他们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那些勉强「出县」的卷子,注定要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考卷中,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除非挑选完所有的「达府」,依然还不够三百名进士的名额,才会去考虑从诸多「出县」之中捞一篇有少许「达府」气象之文出来。
    江行舟在考舍内悠然闭目,青衫微,一派闲云野鹤之态。
    待养足精神,他缓缓放下二郎腿,指尖轻叩案几,发出几声清脆的「笃笃」响。
    「呵.」
    他抬眼扫过一片寂静的贡院考场,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给你们机会,你们也不中用啊!」
    如果大周九道,有其他人写了本道的[镇国]级诗篇,那就算了!
    毕竟是同科进土,他也不去不争抢!
    可是没有!
    考舍窗外文气流转,整个春闹至今不过三五篇「鸣州」之作问世。
    至于新的「镇国」篇章?连影子都不曾见着。
    江行舟摇头轻叹,但这也很正常。
    毕竟往届春闹,能出一篇镇国便已了不得,往往就是当科会元的不二人选。
    这般想着,他指尖蘸了蘸墨,竟在草稿上信手画起墨竹来。
    「既然大周九道,尚且无其他人写下本道的镇国诗篇..::
    那就,
    我来吧!」
    江行舟执笔蘸墨,在草稿上龙飞凤舞写下剩下大周九道地名:中原丶巴蜀丶塞北丶漠南丶蓟北丶岭南丶荆楚丶陇右丶蓟北。
    「那便一—我来写了罢。
    从哪一个开始呢?
    抓个阉先!」
    话音未落,他已将九张纸条揉作一团,随手抛在案几上。
    纸团滚动间,他信手拈起一枚,展开一看一「塞北?」
    江行舟眉梢一挑,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吕蒙正啊,吕兄...:..你这塞北道县试第一解元的名头,今日怕是要蒙羞了。」
    他提笔悬腕,笔锋未落,已有凛冽肃杀之气自纸上漫开塞北的风,可从来不止吹过边关。
    江行舟的眼中似有万里边关掠过。
    「塞北.::
    他低笑一声,笔锋悬而未落,却已见墨色在纸上涸开一道凛冽的痕。
    华夏自汉唐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这片苦寒之地留下绝唱?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岑参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
    「但要说意境之巅一江行舟眸中精光乍现,笔锋陡然一转。
    「当属王维《使至塞上》!」
    他笔下墨汁飞溅间,一篇诗词自胸中喷薄而出塞北道的考舍内,塞北解元吕蒙正愣愣的盯着案上墨迹未乾的诗卷,指节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
    「啪!」
    一滴墨从笔尖坠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片阴霾。
    「[鸣州]......难道,我止步于鸣州了吗?」
    他苦笑一声,指尖深深插入发间,「这等水准,如何与那江南道的妖孽争锋?」
    窗外风雪呼啸,恍间似有塞北父老的叹息传来。
    他猛地紧狼毫,笔杆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哎」声。
    「塞北儿郎的骨气,岂能就此认输?!」
    他一把掀开镇纸,雪白的新纸铺展如疆场。
    笔走龙蛇间,将胸腔中的塞北风雪与热血,尽数倾泻一一他一定要写出一篇[镇国]级的塞北诗篇!
    江行舟笔锋骤然一顿,整座考舍为之一静。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