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龙,在兵丁冷峻的目光下逐一受检。
衙役们粗粝的手掌翻检衣袍丶袖袋,连发髻都不放过,生怕夹带片纸只字。
「下一个!」
江行舟缓步上前,递上自己的身份名帖。
那衙役班头未认出江行舟,本欲照例呵斥丶警告一番,不可携带夹抄。
可目光却在扫过名帖具保人时骤然凝固——
江南道刺史韦观澜
江南道学政杜景琛
薛国公薛崇虎
三个墨色淋漓的名字,仿佛带着无形的威压。
衙役班头喉头滚动,后背已沁出冷汗。
刺史乃大周封疆大吏,学政执掌一省文脉。
更别提薛国公这等世袭罔替的大周勋贵……!
万一发生科举舞弊,具保人是要受牵连的!能让这三位大人物,一起联名作保,此子究竟是何方神圣?
衙役班头终于看到名帖下方的举子名字——江行舟!
这数月以来,洛京城内几乎家喻户晓的江南道乡试第一解元。
虽未见人,但闻其名。
「江公丶公子请!」
衙役班头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三分,草草拂过衣襟便退开半步,神色瞬间变得无比恭敬。
只是略微简单的搜身,翻看了一下考篮,便让其通过。
江行舟整了整被翻乱的衣领,在周遭举子神色复杂的目光中,踏入了这座决定万千举子命运的贡院龙门。
贡院内的青砖地面泛着冷冽的光。
一万座号舍如棋盘般,在贡院内森然罗列,每一间都藏着举子们寒窗十年的期盼。
兵部尚书唐秀金一袭绛紫官袍立于明伦堂前,犀带上的金銙在朝阳下闪着寒光。
这位铁面主考官,此刻正目光如炬,扫视着鱼贯而入的举子们。
他将决定多少举子的进士青云路,又会让多少人梦想折戟沉沙。
礼部尚书韦施立为副考官,在其右侧,身后有左右侍郎徐士衡丶赵温。
礼部的众多官员青袍皂靴,如雁翅排开,肃然而立,空气中弥漫着墨锭与檀香混杂的庄严气息。
最令人屏息的,是那五位身着深蓝翰林学士服的监考官。
他们静立廊柱处,像五柄未出鞘的利剑——这些天子近臣,将保证这场会试的严肃!
翰林学士赵明诚为主监考官,立于明伦堂前,玄色官袍下摆。
他缓缓抬眸,目光如淬了冰的刀刃,直刺向端坐主位的主考官唐秀金。
「唐大人。」
他开口,声音冷峻如霜,堂内烛火忽地一跳,「您身为主考官,出题丶阅卷,皆系主考之权。
我等监考官自是无权置喙。
但——」
他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凌厉:「身为天子钦点的监考官,眼里岂能容得下半粒沙子?
这考场必须出题公正,我等誓死捍卫!」
这番话字字如刀,堂内霎时落针可闻。
礼部众官员们,静默不语——他们只是协助唐秀金主持考试,处理一些具体事务,在这场会试之中,并没有多少决策的权利。
真正有权的是主考官,以及负责监督考试公正的主监考官。
众位翰林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茶盏。
这番话不是无的放矢。
要知道,
唐秀金曾私下造访前右宰相陆府,为座师贺寿。在那场文会上与百馀名举子,相谈甚欢。
坊间早有传言,说唐秀金早已内定了本届会元,更暗中收罗了十馀名门生。
虽是无凭无据的流言蜚语,
却足以让这五位翰林学士出身的监考官们如临大敌,心生警惕——担心唐秀金,会在考题试卷上,偏颇某些人。
他们这些监考官无权出题!
但是他们有权质疑考题,是否对所有考生公正!
他们决不允许唐秀金在考题上暗藏玄机,更不会让他在判卷时,徇私舞弊!
赵明诚馀光扫过众翰林院同僚们紧绷的面容——他们这些清流学士,此刻都成了拉满的弓弦。
况且,唐秀金出任本届春闱主考,朝中早有微词。
只是圣意已决,无人敢置喙。
兵部尚书唐秀金,虽位列六部,却势单力薄,几近孤臣。
他既不依附门阀,也不攀附世家,更不曾与其它势力的权贵结党,在朝堂之上,竟似一株独木,孤立无援。
而翰林院的学士们并不掌实位之权,清流自居,素来傲视权贵丶朝中大员。
他们手握清议之权,即便面对兵部尚书,亦无半分忌惮。
今日既为监考,便更不会容他半分徇私!
兵部尚书唐秀金目光微抬,在主监考官赵明诚紧绷的面容上轻轻一扫,唇角浮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冷笑。
他身为主考官,难道还会落人把柄不成?
那他这几十年官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