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名。
大周朝堂的格局,怕是要变天了。
朝野内外不知道多少望风使舵之辈,会悄悄向江行舟提出结盟之约。
中书令陈少卿双目微阖,身形几不可察地一晃,旋即恢复如常。
他缓缓吐纳,将胸中翻涌的惊涛尽数压下。
陛下如此厚爱,实属罕见。
事已至此,既然阻挡不了江行舟在朝堂上崛起,那唯有面对——三省六部之中,给江行舟腾出一个位置。
殿试继续。
女帝已挥毫写下第二道策问。
朱笔搁下的刹那,
司礼监掌印太监尖细的嗓音刺破大殿:「殿试第二题:《孟子》有云「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诸侯广连城,何以危中央?」
三百名贡生们,神情同时一震。
笔锋悬在砚台上方,墨汁滴落如惊雷。
这是,写削藩策?!
江行舟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馀光扫向殿侧珠帘——十位藩王蟒袍玉带的身影依稀可见,他们来了观礼。
他原以为,主考官兵部尚书唐秀金在会试策论,写灭豪强就已经十分大胆了!
可万万没想到,女帝竟当着众藩王的面,以[诸侯广连城,何以危中央?]为题?
这不是摆明了,要贡生们,献上削藩之策吗?
丹墀之下,已有贡生面色惶恐,颤抖着不慎打翻了砚台。
墨汁在宣纸上洇开,像极了即将染血的大周疆域图。
珠帘后的十位藩王闻言,面色霎时惨白如纸。
削藩之议!
这道考题分明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刃。
几位年迈的藩王攥紧了玉带,指节发白;
年青的藩王则死死咬住牙关,额角青筋暴起。
可最终,他们彼此相视一眼,谁也没敢出声——连一声轻咳都硬生生咽了回去。
当然,他们并不怕朝廷直接将他们给抓捕——在来之前,他们早就在自己的封国,任命自己的嫡长子为监国。
朝廷真要杀他们,大周数十个诸侯国会立刻起兵造反,一起将这大周圣朝给掀个天翻地覆。
江行舟冷眼旁观,心中了然。
这又是大周朝堂一个心照不宣的阳谋。
自女帝登基以来,削封国之权丶削封国郡县丶削减兵权.各种削藩之策从未停歇。
如今的数十个藩王,早被打压的厉害,恨得牙痒痒的。
纵有万般不甘,他们也只能像今日这般——在御前噤若寒蝉。
只要没有把他们逼上绝路,他们就无法下定起兵造反的决心——一旦造反失败,便是满门抄斩,需要极大的勇气!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脸色发白,握着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琅琊王李冲屡次拉拢与他,把酒言欢的场景历历在目,虽然他并未答应为琅琊王效力。
可是,他陇右李家,和琅琊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削藩策?
写,还是不写?
写,他就是彻底得罪了琅琊王,得罪众诸侯王了。
不写?
那他这殿试,还想不想要一甲丶二甲了?
几十年寒窗尽付东流!
他忽然明白皇帝的心思——
皇帝陛下,这分明是逼着三百名贡生当场表态,甚至写入答卷之中存档备案,从此不敢再和诸侯藩王们有丝毫往来。
甚至逼迫他们三百名进士,去和大周的数十位藩王斗法!
这,怎麽写?
他忽然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在这死寂的殿宇里响得骇人。
抬头时,正看见前方江行舟挺直的脊背,那袭青衫在满殿众贡生们的神色惶惑中,稳如磐石。
这位六元及第的天之骄子,会如何落笔?
是作一篇华而不实的锦绣文章,假意迎合圣意?
还是写下一篇檄文.
向大周数十藩王宣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