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春江花月夜》!万诗朝觐,诗篇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忠勇之态,青眼有加这才幸运通过秋闱第一场考核。
    这第二场考诗赋,却是要在主考官限定的极小范围内,写一篇长诗!
    眼前的诗题如刀,难度极大,逼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真章在此了」
    顾知勉舔了舔乾裂的嘴唇,苦思许久,
    突然福至心灵,
    「虽考诗赋,写情景文章,何不颂刺史的功绩?
    围绕刺史大人的政绩功劳来写!
    只要马屁拍的好,文章品级定然差不了!」
    顾知勉一咬牙。
    狼毫重重砸进砚台,墨汁飞溅在袖口,笔下骤然生风:
    [《秋闱赋·多景楼夜宴》
    刺史登楼宴众贤,江南子弟尽输捐。
    十万舟师粮秣足,一时豪气动山川。
    凭栏极目思悠悠,盛世兵戈未肯休。
    非为封侯轻赴死,只缘家国重同仇!]
    诗篇中间,略带景色!
    重点,全在刺史功绩上。
    最后「同仇」两字拖出颤抖的尾锋。
    「应该.有几分希望过,这秋闱的第二场考试吧!」
    顾知勉怔怔望着满纸白字,忽觉后背青衿已湿透。
    他十年寒窗苦读,吹捧丶拍马屁的功力,几乎全都爆发出来了!
    「还有一炷香,收卷!」
    远处传来巡考衙役的梆子声,他慌忙将草稿,誊写到正卷上。
    随着江南贡院内,铜壶滴漏,时间的流逝,
    上万间考舍间之中。
    一些考舍内,开始出现种种异象——只需文章[出县],必有大小异象诞生。
    秋闱,乃是秀才们毕生最重要的时刻。
    寒窗十载,功在此役!
    秀才们倾尽毕生所学,将自己压箱底的绝活,最得意之本领,全都拿了出来。
    甲字十七号考舍,骤然迸发十丈清光,照得四壁如雪。
    甲字三百号考舍,答卷上的墨迹竟化作青鸟振翅,在光华中清鸣三声!
    乙字三十号考舍,忽又传来玉磬之音,考舍墙壁,竟然如白玉!
    「出县.又是出县之作!」
    考区其他考舍的考生,看到别的考舍内诞生异象,不由心中大为羡慕!
    ——但凡能引动异象的文章,几乎是必过这第二轮的考试!
    那些尚在苦思的考生攥紧了狼毫,指节发白。
    甲字一号考舍。
    逼仄的考舍内,秋热馀威仍在肆虐。
    蒸腾的热气裹挟着墨香,在青砖灰瓦间缓缓浮动。
    江行舟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
    直到远处传来衙役的梆子三响,那清越的声响如醍醐灌顶,令他灵台骤然清明。
    他深吸一口气,手腕轻悬,狼毫在端砚上饱蘸浓墨。
    笔锋触及宣纸的刹那,如龙入渊,凤翔天,一行行墨迹在纸上蜿蜒游走:
    [《春江花月夜》]
    [序:
    春将尽而暖未消,夜方深而月正明。
    刺史登多景楼宴罢,独倚危栏,见大江奔涌,花树参差,金波潋滟,天地如画。遂命诸生赋此奇景,须得吞吐山河之气。]
    江行舟写完[序],笔锋一顿。
    这短短数十字的序——解题丶破题丶明志,既点明诗作缘起,又暗合考官命题深意,更将自身答卷与考官期许完美勾连。
    他略作沉吟,眸光渐深。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诗篇文章。
    狼毫再蘸新墨,在纸上挥洒开来:
    [诗曰: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篇最后一笔落下时,窗外残月已沉入西阁飞檐,霜露悄然浸透青衫。
    江行舟凝视墨迹未乾的诗卷,忽觉满纸菸霞,竟比窗外实景更为真切。
    他略作沉吟,提笔补上结尾:
    [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