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5章神都洛阳!京城居,大不易!
一艘楼船扬帆启航,破开晨雾,缓缓驶离金陵码头。
江行舟一行江南道的数十位举子,乘坐着这艘三层朱漆楼船,桅杆上「江左文旌」的杏黄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船头犁开江水,泛起两道银练般的浪痕,沿岸黛瓦白墙渐次隐入烟霭之中。
此去洛阳赴考,需先沿大江东下至扬州,再转入汴河逆流北上。
整条航线途径中原道大运河,贯穿南北漕运命脉,沿途樯橹如林,商旅不绝。
每过一处闸口,便能听见纤夫们低沉的号子声混着浪花,在运河两岸层层回荡。
水路,便捷丶安全。
若是择陆路北上,则需经合肥丶许昌,直指洛阳。
然,陆路山岭崎岖,山重水复,道路泥泞,车马难行。
举子们箱笼中的经史子集,稍有不慎便会散落山涧;
更麻烦的是,离开人族聚居的城池,沿途常有野生妖物盘踞——大周疆域极其广袤,山林荒野的妖物可不在少数。
大周文士并不会将它们赶尽杀绝。
——那些蛰伏深山的魑魅魍魉妖物,恰是磨砺年少士子的材料。
每值大小考核前后,总见青衫秀才丶童生们执剑入林,归来时或衣袂染血,或袖藏妖丹,神色更添几分峥嵘气象。
楼船甲板上,江南道的众举子或捧书而观,或围坐论文道,笑声随江风远扬。
不过,他们默契的并不吟诗作赋——
有江南第一才子江行舟在此,珠玉在前,他们岂敢班门弄斧?
转而切磋起举人必修的「篇章化物,诗文造物」——诗卷化剑,文章成甲!
相比长篇的诗词,这些「四字成语」文术,在举人的日常生活中,更会频繁的施展和使用。
因为都是相同的成语文术,彼此之间的威力差距极小。
四字文术,重在运用!
但见举子们青衫翻飞间,有人并指成诀,一声「草木皆兵」,随手甩出的竹简丶草叶,化作寒光凛凛的傀儡甲兵;
又见「杯弓蛇影」一出,酒盏倒影里倏地跃出蛇影,盘绕护主。
「童颜巨乳!」
「穷胸极恶!」
忽有促狭者轻喝,众人衣襟无风自鼓,倒是几个年轻举子慌忙掩面。
哄笑声中,有举人指尖「折枝为剑」,文气未散,一截柳枝在掌心化作三尺青锋,映着朝阳泛起霜雪般的寒芒。
「箭如雨下!」
「草船借箭!」
众举人们切磋文术,不由畅快。
楼船驶过长江燕子矶时,正值暮雨初歇。
江行舟独立舷边,见江豚破浪,鳞光与晚霞共染金波;
远处渔舟唱晚,橹声摇碎一江星火。
及至扬州,漕运码头千帆竞渡,波斯胡商与岭南客贩的异域口音交织成片。
待转入中原汴河,汴水横亘中原,首承黄河,漕引江南荆湖,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
两岸更是人烟辐辏——绸缎庄前量尺声脆,茶肆里说书人醒木拍案,更有西域舞姬金铃叮当,踏着鼓点旋开石榴裙。
十日光阴,随洛水东逝。
终于,
当洛阳城堞在晨雾中渐次浮现时,整船士子俱屏息凝神。
但见,朱漆城墙绵亘数百里,如赤龙盘踞九曲河洛;
三重箭楼刺破云霭,金钉朱户映日生辉;
朝阳为雉堞描金时,忽闻云端传来钟磬清音,恍若千年帝京正舒展筋骨,吐纳间尽是周天子的冕旒叮当。
「快看!是洛邑神都!」
最年轻的举子突然指向远方,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韩玉圭振袖而起,素白广袖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八百年来王气聚,今日终得睹天颜!」
其声清越如碎玉。
「洛邑神都,我们江南道士子来了!」
众举子纷纷击舷欢呼应和,楼船雕栏间顿时迸溅开此起彼伏的吟咏。
众人下了楼船,乘坐马车座驾待行至官道尽头,巍峨城阙忽如天门洞开。
众江南举子不约而同勒住座驾缰绳,但见十里朱墙在阳光下流转着釉色光芒,朱雀门上的铜钉竟似周鼎铭文般闪烁着远古的辉光。
他们望着那绵延十里的朱红城墙,不由心潮澎湃。腰间的文佩自鸣,与城中隐约传来的编钟之声遥相呼应。
毕竟,这里是大周京城。
神都洛京的繁华,远非江南道首府金陵可比。
——官道车马如龙,城门内外金吾卫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烁寒光;
而此刻,众江南道的举子立于巍巍城下,恍若仰望天阙。
在入城的官道上,车马如流,人潮涌动。
巴蜀道的茶商驱着驮满蜀锦的骡马,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岭南道的香料贩子挑着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