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AI系统的研发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唐文亲自参与了模型训练的数据筛选工作,确保每一条样本都真实、有效,并且符合伦理标准。
“我们必须保证,这套系统不会侵犯任何人的隐私。”他对技术人员强调,“它不是用来监控孩子,而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
然而,就在一切稳步推进之际,一封突如其来的邮件再次打破了平静。
发件人是“共创平台”的一名匿名用户,邮件标题只有一句话:
**“你们真的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吗?”**
唐文打开附件,里面是一段视频。画面中,一名十几岁的少年正坐在电脑前,一边观看“未来学堂”的课程,一边低声哭泣。随后,画面切换到一段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截图:
>“这些所谓的心理辅导课程,根本就是在洗脑。他们用温柔的语言包装谎言,让我们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可现实呢?现实是残酷的。”
这段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评论区瞬间炸锅:
“唐文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他以为几句安慰的话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种课程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还是只是打着公益旗号的情感营销?”
“‘未来学堂’是不是该停止这类课程?别再误导孩子们了。”
唐文看完所有评论后,心情沉重。他知道,这些问题并非毫无道理。确实,心理干预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受线上辅导。但对于许多身处困境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们唯一能接触到的帮助。
“我们不能因为质疑就退缩。”他在一次公开直播中回应道,“但我们必须承认,现有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我们的方法也需要不断优化。”
“我不敢说‘未来学堂’可以拯救每一个孩子,但我敢说,它至少给了他们一个希望的机会。”
“如果有人觉得我们做得不够好,那就请一起努力改进。而不是一味否定,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失去最后的选择。”
这番话发布后,舆论逐渐趋于理性。一些心理学专家也开始主动发声,分享他们在一线工作中看到的真实案例。
“我见过一个被家庭暴力折磨多年的孩子,在接受了三个月的远程心理辅导后,终于愿意走出房间,重新上学。”一位心理咨询师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这不是奇迹,而是专业与耐心的成果。”
“‘未来学堂’的课程虽然不完美,但它为无数边缘化的孩子提供了第一道防线。”另一位学者补充道,“我们应该鼓励它继续前进,而不是让它停下来。”
###
风波渐渐平息,而唐文的心中,却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希望。
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要守护这份信念,直到它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