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八章 荷叶鸡

章节报错(免登陆)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于金凤姥姥的去世,好像标志着他们同开封再没有关系了,连于金凤的娘也不再那么兴致勃勃搜罗关于开封的事情。
    当然,很快他们也的确没那个心思了。
    早先他们只觉得世道乱了,谁知道这能越来越乱;
    过去觉得要交钱的地方多,谁知道还能更多!
    而且过去觉得钱当钱,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不当钱了。
    一个铜元(1),也没见比过去大多少,突然就能当十、当二十了。
    普通百姓当然不知道什么叫金融,更不知道什么通货膨胀、紧缩,只是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
    但是在那一天,于金凤的娘还是收到了开封的信,那信应该是一年前寄出的,寄信的应该是于金凤姥姥的外甥女,那外甥女在信中说了自己现在的住址,表达了想要来往的意思。
    这封信让于金凤的舅舅姨娘们都很稀罕,不过也就是稀罕稀罕,他们少年时期对开封充满了向往,现在不是说不向往了,但都觉得那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就像于金凤的大舅说的:“兵荒马乱的,去也没法去!”
    兵荒马乱!
    这句话真没有丝毫的夸张,就在1925年有人出版了一本《中国盗匪研究》,说河南这里,有五万土匪!
    一个省,五万好像不多。
    但这是五万个没有规矩,不守法律,完全凭利益,甚至心情做事的集团,他们也许成不了什么事,却能把什么事都搅和了。
    何况这信还是一年多前写的,谁知道现在是什么样?
    于金凤的小舅舅说可以试着回一封信,如果有回应了,再说。
    这是一个稳妥的办法,于金凤的娘当时也觉得是这样,回去后心却像猫爪似的无法安稳,过去听到过的关于开封的传说都翻腾了出来,翻腾的最厉害的,还是她娘最后说的那句话。
    当时她也去赶集了,她是去卖馒头,就没同她娘走到一起,但她娘出事的时候,立刻就有人同她说了,那边她哥也带着她娘往她这边赶,他们在路上就碰到了。
    她娘那时候已经迷糊了,只知道有她哥,但她当时也在,也听到了!而且她娘抓的,还是她的手!
    她娘说的是自己的娘,他们的姥姥,但也说的是开封!
    她这么想着,又想到御街,想到那一对石狮子。
    想着想着,于金凤的娘就觉得自己要去一趟。
    她这个决定当然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但她铁了心,觉得哪怕是死在了路上,也要去一趟。
    于金凤的娘本来想自己去的,但于金凤也要去,于金凤的娘一开始不同意,于金凤却是个主意大的,她开始不吃饭。
    这时候家长可不怕孩子不吃饭,不吃正好,省粮食!
    但于金凤是来真的,她真的两天水米不打牙,饿的小脸不仅发黄,都发青了,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她是说真的。
    “你去干啥呢?”于金凤的娘问。
    “不是说我最像姥姥吗?”
    这一句打动了于金凤的娘。
    于金凤没有说谎,于金凤的姥姥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姑娘,这些孩子又都各自生的有孩子,但最像她的,还是于金凤。
    这是于金凤的两个舅舅两个姨娘连同她娘一起得出的结论,过去这一句像就是个闲话,现在这个像就有了点别的意思。于金凤的娘也说不出是什么意思,可她觉得,还的确要让于金凤去。
    如果于金凤再大一点,她可能不敢带她去,对于十多岁的姑娘来说,有时候死都不是最可怕的;
    如果再小一点呢,她大概也不会带,小孩子走不了两步就累了,到时候就是麻烦。
    但这时候于金凤正好十岁,还只是一个小姑娘,但腿脚又硬实了,跑的甚至比大人都快。
    于金凤的娘就同意了。
    她们是跟着王老爷的车队上路的,那时候王老爷家的车队说是三少爷管,但其实三少爷也就比于金凤大个两三岁,这所谓的管,也就是跟着管事的学习。
    管事的是不愿意带于金凤母女的,但三少爷还是个小孩,听了于金凤的娘说的事有趣,再见于金凤脸白的可爱,就觉得捎上也无所谓。
    “三少爷,这是个麻烦事呢!”管事的说。
    “怎么麻烦?”
    “咱们车队没女的,这说出去不好听啊。”
    三少爷想想还真是:“那让她家男人跟着吧。”
    要是没有三少爷的车队,于金凤的爹是保准不愿意跟的,让他来看,这一趟,就是凶多吉少,他要去了,那就是白填,本来于金凤母女俩也不该去,但母女俩都摆出了鱼死网破的架势,他除非把人打瘸了,还真挡不住,但要让他也跟着去,那是绝对不行的。
    可加入了三少爷的车队就又不一样了。
    这车队是常年在外面跑的,不仅跑开封,还跑新乡跑南阳,甚至还出过省!这路途就不是一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