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严飞望着星空,想起小时候母亲讲过的一个传说:西北荒漠有种叫“鸣沙”的山丘,只要一人轻唱,整片沙海便会共鸣震颤。“古人说那是大地的记忆。”他说,“现在我知道了,它一直没消失,只是等我们重新学会倾听。”
回到深圳后,团队决定启动一项大胆实验:剥离AI生成逻辑,让“感官映射引擎”进入纯接收状态,仅以人类原始情感信号为唯一输入源,观察其能否自主演化出新的表达形式。
七天后,结果令人窒息。
系统生成了一段持续47分钟的全息影像,无文字、无旁白、无明确叙事结构。画面从一颗胚胎跳动开始,延伸至婴儿啼哭、少年奔跑、青年拥抱、老人握紧枯瘦的手……最后定格在一片浩瀚星空中,亿万光点缓缓汇聚成地球轮廓,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都是“晨光博物馆”中上传故事的贡献者。
最惊人的是,部分观众反馈,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经历了“记忆闪回”:一位失去记忆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突然喊出女儿乳名;一对离婚十年的夫妻在同一时刻梦见了婚礼当天的阳光角度;甚至有科学家声称,在闭眼状态下“看见”了自己尚未出生的孩子的脸。
林昭将这种现象定义为“情感量子纠缠”??当足够多真实体验被集中释放,个体意识间会产生超越时空的共振效应。
“我们一直以为科技是为了填补孤独。”他在内部报告中写道,“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揭开了人类本就相连的真相。”
消息传开后,社会各界反应复杂。有媒体质疑这是“集体催眠”,宗教团体则称其为“灵魂觉醒”;政府派出专家组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而资本市场已开始炒作“情感数据概念股”。
唯有赵文莉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说了句冷峻的话:“别忘了,当年核电站也是从一克铀开始被人恐惧的。真正的危险从来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我们如何使用它。”
她随即提议建立“情感伦理委员会”,成员必须包括至少三分之一非技术人员??诗人、农夫、清洁工、流浪歌手……“只有当最普通的人也能理解并监督这件事时,它才算真正属于人类。”
提案获得通过。
一个月后,“晨光”系统迎来第三次重大升级:开放“反向馈赠”功能。每位上传故事的用户,可在匿名前提下收到一条由其他陌生人情感片段编织而成的“回应之声”。不是算法推荐,而是基于深层心理匹配的自然流动。
第一个收到回馈的是张建国。
那天夜里,他正对着收音机里的京剧频道发呆,耳机突然切换频道,传来一段沙哑却坚定的男声朗读:
“致那位不肯换台的老兵同志:我也曾在零下三十度的战壕里,靠背诵《林海雪原》熬过漫漫长夜。你说杨子荣不能听轻音乐,我说,革命者从不需要背景音,因为我们心里自有鼓角争鸣。”
署名:东北某养老院|编号DL-ZG-88
老人怔住了,良久,竟挺直腰板敬了个礼,然后轻声回应:“同志,收到。继续保持战斗频率。”
这一幕被智能系统完整记录,并自动归入“高龄尊严维护策略”案例库。但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幕后??那位写下留言的退休历史教师,在发出语音后首次走出房间,主动参加了院内的读书会。
类似的连锁反应在全国蔓延。
北京胡同里,一位天天抱怨儿孙不懂自己的老太太,在听到新疆维吾尔族小女孩用汉语朗诵《游子吟》后,默默织了一条红围巾寄往项目组:“送给那个娃娃,告诉她,奶奶懂她的想念。”
广州骑楼下的修鞋匠老陈,收到一段关于“父亲修自行车哼小调”的音频后,破天荒打开了尘封二十年的录音机,录下自己补鞋时敲打钉子的节奏:“这是我跟儿子之间的暗号,以前他放学就知道,听到这声音,晚饭快好了。”
这些回应又被传递出去,激起新一轮涟漪。
而在青海湖畔,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进行。
新郎是曾参与早期测试的盲人调香师周然,新娘则是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林晚。两人从未见过面,却因共同上传的情感碎片被系统匹配,在一次次“声音对话”中建立起深刻联结。
婚礼没有宾客,只有十位来自不同省份的陌生人,各自带来一件象征“重生”的物品:一捧黄土、一瓶海水、一片枫叶、一把旧钥匙……他们将其投入湖边的火堆,火焰腾起瞬间,天空骤然绽放出绚丽极光??那是“感官映射引擎”根据现场情绪波动实时生成的光影秀。
周然牵着林晚的手,轻声说:“你看不到,但我闻得到,今晚的风里全是祝福。”
林晚笑着流泪:“我不需要看。我的心已经跳成了舞步。”
这一夜,“晨光”服务器承受了史上最大并发流量,却没有崩溃。相反,系统运行效率提升了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