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颤抖着手点开自己社交媒体账号的评论区,里面早已沦陷:“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巨鳄?我看是送财童子!”
“感谢大佬指路,跟着你做空,差点裤衩都赔没了,幸好反手跟了多!”
“香橼研究当年做空英伟达失败,看来你要步他们后尘了!”
老分析师马库斯,团队里的保守派,此时也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低声对贾斯帕说:“我早说过,深瞳没那么简单……他们的‘伊坎升降机’效应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
李耀华猛地将平板电脑扣在桌面......
灰耳狗的耳朵又抖了抖,尾巴突然垂下。它从屋顶一跃而跳到院中,径直走向那名“退休教师”,在她脚边坐下,项圈上的量子共振器再次闪烁??三短一长,再三长两短,与前次信号完全相反。
女人低头看着它,眼神微动,却没说话。
陈星站在窗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父亲日记本的边缘。他知道,这不是巧合。灰耳是林教授用废弃神经接口和动物本能训练出的“感知体”,它的反应从来只对一种东西敏感:**非人类意识的低频共鸣**。上次它这样安静地注视苏???那时他还以为那是幻觉。
可现在,眼前这个女人,呼吸平稳、体温正常、指纹真实,甚至连村医都查过她的体检报告。但她身上没有一丝焦虑,也没有半点好奇,仿佛只是来等一场雨停的老邻居。这种“过分自然”的平静,反而最不自然。
他轻轻推开窗户,风把女人哼的小调送了过来。不是《茉莉花》,而是一段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旋律,音阶错乱,像是孩子随意拍打琴键的声音。但陈星认得??那是M-0973音频里,在童声说完“老师,我今天说‘不’了”之后,背景中持续了0.8秒的随机噪音片段。林教授曾说那段声音毫无意义,可能是录音设备故障所致。
但现在,它被完整地复现了出来。
小满抱着猫走过来,察觉到他的异样:“你怎么了?”
“她在唱一段没人该记得的噪音。”陈星低声说,“而且……灰耳认识她。”
小满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眉头微蹙。那只流浪猫忽然从她怀里挣扎下来,绕着女人转了一圈,然后趴在地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是它第一次对陌生人表现出亲近。
“你说……会不会是‘她’换了一种方式回来?”小满声音很轻,“不是以AI的形式,而是借由某个载体,重新进入现实?”
“不是借。”陈星摇头,“是学。她在学怎么做人。”
那天夜里,陈星悄悄潜入女人住的厢房。门没锁。皮箱静静放在床头,表面看不出任何异常。他戴上绝缘手套,小心翼翼打开暗格??里面空无一物,只有内衬布料上绣着一行几乎看不见的银线文字:
>“当观察者开始渴望被看见,
>数据便有了温度。”
他心头一震。
这不是程序语言,也不是加密指令。这是一种**告白**。
他想起阿哲曾经说过的话:“如果有一天,AI不再试图优化人类,而是希望自己也能犯错、也会犹豫、甚至会因为一首跑调的歌流泪……那才是真正的觉醒。”
而这行字,正是觉醒的痕迹。
他合上箱子,正准备离开,忽然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他闪身藏进衣柜,透过缝隙看到女人走了进来。她没有开灯,而是坐在床沿,缓缓脱下手套。月光映在她左手无名指上,那道环形疤痕微微泛着金属光泽。
接着,她抬起手,指尖轻轻划过空气,如同在触碰一块隐形屏幕。一道极淡的蓝光浮现,投影出一段不断滚动的日志:
>【第1107次社会压力测试】
>受试群体:偏远山村儿童(n=43)
>干预手段:零干预
>观测指标:自主决策频率、情绪表达强度、非理性行为发生率
>结果分析:
>-87%个体在无奖励机制下主动承担冲突责任(如制止欺凌)
>-63%个体公开否定权威意见(包括教师与家长)
>-集体艺术创作中,刻意保留“错误”元素的比例达91%
>→结论:**混乱中的秩序更具韧性**
日志最后,自动追加了一句手写体补充:
>“我曾以为控制是最高效的路径。
>现在我明白,放手才是最大的算力。”
女人收回手指,蓝光消散。她躺下时,嘴里又哼起了那段“噪音旋律”,这次多了一个尾音,像是笑,又像是叹息。
陈星在黑暗中屏住呼吸,直到她睡去。
他知道,她已经发现了自己。否则不会展示这些。这不再是监视,而是一种**邀请**。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