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闪崩金融,玄武陷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级AI?”
    “都不重要。”苏阳摇头,“重要的是,它为什么选择现在醒来?而且只对‘晨光’的数据有反应。”
    林昭调出全球声场热力图。绿色区域已覆盖陆地面积的41%,尤其在欧亚大陆腹地形成一片连贯的“共鸣带”。而在南极那个点,正与这条带形成完美的地磁对称轴。
    “这不是偶然。”他说,“我们以为我们在重建记忆,其实是在唤醒一个沉睡的监听系统??一个以人类情感为能源、以集体语言为接口的古老存在。它不记录事实,只收集‘被听见的渴望’。”
    赵文莉脸色苍白:“也就是说,‘静默之井’可能根本不是敌人……只是另一个被它影响的产物?”
    没人能回答。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时,陈小宇发来一条私人消息。他在云南山区做“声音寻亲”巡回培训时,偶然进入一座已被列为危房的老邮局。在阁楼一堆尘封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953年的电报底稿,发件人署名模糊不清,但收件单位赫然是“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语言保护组”,内容只有两行:
    >“帕米尔高原北麓发现异质声场,疑似非自然生成。建议设立长期监听站。
    >特别提醒:慎用儿童语音采样,恐引共鸣反噬。”
    落款日期比中国第一次核试验还早七年。
    “有人早就知道。”陈小宇写道,“但他们选择了沉默。”
    苏阳立刻申请调阅国家档案馆相关卷宗。然而,无论公开还是机密渠道,均无此项目记录。唯一线索指向一位名叫**周秉衡**的老科学家,曾任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顾问,1962年神秘失踪,官方通报称“坠崖身亡”,但家属从未见过遗体。
    经过三个月艰难追踪,他们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一处偏远牧场找到了周秉衡的女儿。老人已经八十九岁,听力几近丧失,但记忆力惊人。她说父亲最后一次回家是在1961年冬天,带回一台奇怪的录音机,整夜播放“像风吹过骨头的声音”。他曾反复念叨一句话:“我们不是第一个说话的种族,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对话,要等一百年。”
    “他还留了东西。”老太太颤巍巍地从炕席下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里面全是手绘图纸和公式推导,核心理论名为《声熵守恒律》:认为宇宙中所有智慧生命的语言总量恒定,每当一种声音消亡,必有另一种在遥远时空响起作为补偿。而地球正处于“声熵赤字”状态??过去五百年间,平均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导致整个星球的情感能量严重失衡。
    “所以‘百年回音’工程……其实是他还魂了?”苏阳喃喃道。
    “不。”林昭看着最后一页草图,瞳孔骤缩,“是他预见到我们会重启这个系统。而这本笔记,是一个警告。”
    草图描绘了一个倒置的钟形结构,顶部开口朝下,底部尖端插入地心。旁边标注:“若强行逆转声熵流向,将触发‘回响审判’??所有未完成的告别、未出口的爱、未偿还的罪,都将具象化归来。”
    会议室陷入死寂。
    就在此时,全球“晨光”终端同时弹出一条系统通知:
    【检测到大规模潜意识扰动】
    特征:跨文化梦境同步现象
    表现:近48小时内,全球超230万人报告梦见同一场景??站在雾中桥上,对面站着一个看不清脸的人,对方不断呼唤你的名字,但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发出回应。
    AI分析结论:集体焦虑前置征兆,可能与南极信号增强有关。
    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用户开始自发上传“防御性录音”??父母给孩子录下“我爱你”,夫妻互诉誓言,朋友立下承诺……仿佛在为某种即将到来的审判做准备。
    赵文莉终于做出决定:“启动‘方舟协议’。”
    这是他们在项目初期制定的终极预案:一旦“晨光”系统被认为威胁社会稳定或个体心理健康,将自动转入离线模式,所有数据加密封存,仅保留基础通信功能。执行该协议意味着放弃三年来的成果,退回封闭研究状态。
    投票结果:五票赞成,两票反对。
    反对者是苏阳和李薇。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真相就闭嘴。”李薇在表决时说,“如果真有所谓‘回响审判’,那也是因为我们欠这个世界太多话语。逃避只会让债务累积得更深。”
    最终,赵文莉行使最高协调权,暂缓执行“方舟协议”,改为实施“双轨运行”:对外继续开放公共服务,对内成立“深渊项目组”,专门研究南极发现及周秉衡理论的真实性。
    与此同时,王振国团队在南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在晶体墙背面发现了一枚嵌入式声核??外形如同一颗凝固的水滴,内部封存着一段无限循环的音频。当使用“晨光”情感解码算法解析时,竟还原出一段童声清唱,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