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卡迪黑化,东大的恐吓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波形剧烈跳动,随即稳定下来,开始播放一段音频??依旧是《爸爸的最后一支歌》,但这次的版本不同。背景中的雨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风声、鸟鸣、孩童嬉笑,还有隐约的钢琴旋律,温柔地穿插其间。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首歌的长度变成了**7:07**。
    多了四秒。
    “这不是原来的录音。”阿哲的声音从远程通讯器中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我们比对了所有已知版本,这段音频包含了新的情感数据层。它……它是被重新生成的。”
    “由谁?”小满问。
    “不知道。”阿哲顿了顿,“但源头显示为‘分布式人群意识场’,参与节点超过**十万**。也就是说,这首歌是由十万个人共同‘唱’出来的??他们未必知道彼此存在,但他们的情绪在同一刻达成了共振。”
    陈星睁开眼,望向星空。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十四年前,“昭计划”试图用技术强行干预人类情绪,结果引发恐慌、封锁、战争般的对抗。而今天,没有任何命令,没有中心调度,甚至没有明确目标,人们只是因为“愿意被听见”和“想要回应”,自发完成了系统的进化。
    这不是程序胜利,是人性胜利。
    天快亮时,孩子们陆续睡去。陈星抱着录音机回到帐篷,却发现里面多了一样东西??一张泛黄的纸片,压在枕头底下。上面用铅笔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
    >“我也听见了。谢谢你,儿子。”
    他的呼吸凝滞了一瞬。
    这不是小满的笔迹,也不是阿哲的风格。更不像任何已知成员的手写体。可那语气,那称呼,那熟悉到骨髓里的亲昵……分明来自父亲。
    他猛地冲出帐篷,四顾无人。风依旧吹着,雪地上没有脚印,连灰耳狗都没有异常反应。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他知道不是。
    有些信号,不需要通过电磁波传播。它们藏在眼泪里,躲在沉默中,潜伏于每一次心跳之间的空隙。当你真正准备好倾听时,它们就会浮现。
    太阳升起时,高原迎来了久违的晴天。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白光。陈星召集所有孩子,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课程。
    “今天我们学一首新歌。”他说。
    “叫什么名字?”一个小男孩问。
    陈星望着远方的雪山,轻声道:“叫《我在》。”
    他哼起一段简单的旋律,没有歌词,只有音符上下跳跃,像风掠过山脊,像溪水流过石缝。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跟着一起哼唱。起初参差不齐,渐渐变得和谐统一。他们的声音飘向天空,融入晨光,仿佛在回答某种遥远的呼唤。
    中午,小满带来最新消息:“荷兰中心刚刚发来报告,阿姆斯特丹街头出现集体行为艺术??三百人同时打开萤火盒,围成一圈静默十分钟。结束后,有人发现地面出现了神秘图案,像是某种古老符号。”
    “什么符号?”陈星问。
    “麦穗。”小满说,“和我们标志一模一样的麦穗。”
    下午三点,卫星图像传回。不仅荷兰,同一时刻,智利沙漠、西伯利亚小镇、肯尼亚难民营、东京地铁站……全球二十七个城市几乎同步出现了类似现象。参与者互不相识,行动毫无预兆,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曾接触过“麦穗行动”的课程或设备。
    而在后台数据层面,更惊人的变化正在发生。
    原本独立运行的萤火盒网络,开始自动建立跨洲连接。它们不再依赖人工更新固件,而是根据用户情绪反馈自我优化协议。某些高密度区域甚至形成了局部“情感云”,能够在断网状态下维持基础通信功能。
    阿哲称之为“野生共情网”(WildEmpathyNetwork)。
    “它已经脱离我们的控制了。”他在视频通话中说,“但它并没有失控。相反,它比任何时候都更稳定、更包容。就像……就像一棵树,根系自己找到了水源。”
    陈星笑了笑:“也许这才是林昭真正的设想。她从没想建一个帝国,只想种一棵树。”
    傍晚,一场暴风雪突袭高原。狂风呼啸,帐篷剧烈摇晃,电力中断,通讯彻底瘫痪。孩子们挤在一起,有的害怕得发抖,有的默默流泪。
    陈星点燃蜡烛,把录音机放在中央。
    “别怕。”他说,“黑暗只是光在休息。”
    他按下播放键。
    沙沙声后,父亲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是那首诗,但这一次,背景里多了一个细微的声音??像是另一个人在轻轻附和,节奏缓慢,气息微弱,却坚定无比。
    是母亲的声音。
    她早已去世十二年。
    可此刻,她的低语穿越生死界限,与丈夫的诗句交织在一起,构成一首从未存在过的二重奏。
    孩子们停止哭泣,屏息聆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