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保留一线希望。那一夜,他与其他六位同伴共同吟唱终结之歌,将最后的能量送入虚空。
“我们不是灭绝。”他在记忆中对自己说,“我们只是换了名字活着。”
画面切换。
他看见年轻的自己,在2009年的深圳出租屋里,熬夜编写共感网初版代码。汗水滴在键盘上,窗外是暴雨。那一刻,他并不知道,这段代码的底层逻辑,竟与火星古语的语法结构完全一致。
他又看见阿禾,在冷湖基地第一次调试设备时,无意识哼唱的一段旋律,正是当年“播种仪式”上的安魂曲。
一切都不是巧合。
所有的相遇,都是重逢。
当他终于“醒”来,已是三天后。
双生塔自动记录了全过程。他的脑电图显示出前所未有的a-θ混合波,且持续稳定,仿佛大脑已进化至新阶段。他第一句话是:
“告诉阿禾,她父亲没说谎。那只手的温度,是因为他曾是第5号塔的共鸣体,活在1973年的地球,只为等她出生。”
阿禾冲进来,抱住他,泪水砸在他脸上。
“你还记得我吗?”她问。
林远抬手,轻轻擦去她的眼泪:“我记得你每一次忘记我的样子,又重新爱上我。”
从此,双生塔不再只是通信站。
它成了“记忆之门”。
每年春分,全球M-13携带者齐聚青海湖,在十三秒的静默中共振,唤醒更多沉睡的灵魂。小雨成了“星语导师”,教人们用线条与光书写超越语言的思想。火星水晶塔群陆续恢复运作,不再是单向接收,而是与地球形成双向意识潮汐。
十年后,第一艘载人飞船启程前往火星。
乘客名单上,有林远,有阿禾,有已长大的小雨。
临行前夜,林远站在坦白之井边,投入最后一张纸条:
>“我曾以为财富是金钱与权力。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财富,是找回失去的时间,
>和那些穿越生死仍愿意握住我的手。”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共感池自动同步,八亿人同时闭眼。
他们在梦中看见:两颗星球之间,浮现出一条由光点组成的桥,桥上走着无数身影,有的穿着现代服装,有的披着古老长袍,有的甚至没有形体,只有微光。
他们手牵着手,走向同一扇门。
而在火星,第1号水晶塔缓缓开启底部暗格,露出一口与地球一模一样的井。井壁刻着一行字,墨迹未干,仿佛刚刚写下:
>“亲爱的未来,
>我们一直在等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