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沈度真迹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卖倒是能卖掉,但价格太低。原因很简单:递藏无序。
    除了董其昌的题和印,再不见一方鉴藏钤印,不见一句鉴藏的题词与跋文。
    说专业一点:没有真伪的史学锚点,没有艺术理念的延续与影响。也没有文人精神的连续性载体,更没有鉴藏生态的时代镜像。
    更更没有其艺术价值在各个时代的市场背书。
    也别说董其昌,哪怕是乾隆真迹也得打个折口。所以女人才拿着画到了荣宝斋。
    如果出价合适,荣宝斋收了最好。既便收不了,盖个鉴定章也行。
    别奇怪,荣宝斋真有这项业务:鉴定为真迹后,会帮客人盖上表明真迹的印戳。起步十万,最后具体收多少,要看画作的市场价值。基本上是十万的基础上再加一成。
    有了荣宝斋的章,就能上拍。价格定高点,多上几次,各大拍卖行的鉴定章也就有了。虽然比不上真正的“鉴藏有序”,但至少有了背书,价格要高很多。
    不像现在,最高的都才出价八十多万。而近几年董其昌山水图的拍卖价,最低的都在三百万以上……
    老人刚要说什么,女人轻轻一摆手。
    勾着的腰慢慢坐直,双眼盯着林思成,神情既狐疑,又凝重。
    “画的材料不对?”
    “都对!”林思成摇摇头,“轴对,绢对,绫也对。纸、墨、油、印泥也都对。”
    女人紧追不舍:“那是印不对,或是题字不对,更或是画不对?”
    “印对,董其昌亲自提刀的自刻印。题字也对,董其昌的亲笔手书。画,也算对,至少各大行都认。”
    林思成了顿一下,语气稍稍一缓:“但是王小姐,我如果讲的太细,你心里肯定不会舒服。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这里不收,换一家就是,没必要让自己不开心……”
    女人的心脏跳了一下。
    画,也算对?
    没必要让自己不开心?
    岂不是说,还是画有问题?
    但女人不大信。
    因为老人没说谎,她真的到京城请国画院的专家看过,专家说是真迹。
    甚至去过保力、嘉德、京城瀚海,这三家也说是真迹。
    只是因为预估的起拍价都太低,所以她才没有送拍。
    女人想了想,微一咬牙,拿出了支票本,“唰唰”就是一顿填。
    前面一个“4”,后面四个零,整整四万。这是等于把上一幅,也就查示标的那一幅的鉴定费也一起付了。
    但别嫌贵。
    东西如果有问题,荣宝斋只会说不收,却不会告诉你哪里有问题。你如果非要问,不好意思:一件两万……
    林思成和郝钧对视了一眼:明明来裱画的,竟然还能赚点零花钱?
    这四万,荣宝斋抽一成,外请的专定赚九成……
    三两下填好,女人往前一推:“林老师,愿闻其详!”
    钱都收了,服务当然得搞好,林思成务尽其实:
    “王小姐,我说简单点:这是代笔。就是别人画好后,董其昌盖了章,又题了诗……而且不止王小姐这一幅。
    我可以这么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的董其昌的画作,都是这一种:旁人代笔,董其昌题跋,盖印……”
    “而光是启功先生考据的,董府门下门生、门客及仆童,专门给董其昌代笔的有十数人之多,其中不乏名家:如山水大家赵左、华亭派名家沈士充、吴振、赵行之、叶君山,以及画僧珂雪、杨彦冲……等等等等……”
    “也不止一本古文献中记载,董其昌的这种以流水式作业,以假仿真的敛财方式。”
    “姜绍书(明末收藏家,学者,官至南京工部侍郎),《韵石斋笔谈》卷下,《书家余派》:元宰(董其昌)门下士则有吴楚侯。楚侯名翘,后改名易……
    适思翁(董其昌)应宫詹之召,倦于酬应,则倩楚侯代之(代笔),仍面授求者,各满其志以去。楚侯之寓,堆积绫素,更多于宗伯(董其昌)架上焉……”
    “依旧是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赵左,字文度,云间人。画法董北苑、黄子久、倪云林,超然元远(米芾与马远)……流传(市面上流传)董迹(董其昌真迹),多为出文度手者……”
    “还有朱彝尊(清代文学家,收藏家,金石家)的《论画绝句》:董文敏(董其昌)疲于应酬,每倩赵文度及雪公(僧珂雪)代笔,亲为书款……”
    “还有清代鉴藏家顾复所著《平生壮观》(书画鉴藏著录):先君与思翁交游二十年,未尝见其作画。案头绢纸竹笔堆积,则呼赵行、之泂、叶君山、有年代笔,……
    翁(董其昌)则题诗写款用图章,以与求者而已……闻翁中岁(中年),四方求者颇多,则令赵文度佐代作,文度没(亡)而君山、行之继之,真赝混行矣……而这样史料文献,还足有二三十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