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5月8日上午。
荣宝斋门前的青石板路被昨夜的细雨润得发亮,空气里还飘着胡同深处传来的槐花香。
一辆白色伏尔加轿车稳稳停在空地旁,在一众自行车里格外惹眼。
李哲推开车门下来,穿着一身...
周日的清晨,天还蒙蒙亮,蜀香居的后院已经热闹非凡。老王推着三轮车刚到门口,就听见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比往常更早。他一边卸货一边笑:“你们这店现在真是红得发紫,连我都得赶早,不然怕赶不上新鲜货。”
“老王,你这话可得小心说。”老陈从厨房探出头,“火候越旺,越得稳住。”
“明白明白。”老王摆摆手,“我这不是来得更勤快了吗?”
厨房里,小赵已经穿戴整齐,站在灶台前翻炒着底料,动作比前几天更加熟练。他一边翻炒一边低声重复:“香料要炒香,炖豆腐要先煎一下,火候要稳……”
“你小子,光念叨没用。”老陈走过来,“记住,做菜是门手艺,更是门心术。”
“我记住了,师傅。”小赵点头,眼神坚定。
几个学徒在旁边忙着焯水、切姜、剥蒜,动作虽然仍显生疏,但都很认真。一个叫小李的学徒一边切姜片一边偷偷问旁边的小王:“你说咱们以后也能做出像老陈那样的炖豆腐吗?”
“当然能!”小王低声回道,“只要用心学,肯定能。”
“用心学。”小李重复了一遍,眼神里多了一丝坚定。
前厅里,林巧梅正带着服务员们做最后的准备工作。餐桌已经擦得锃亮,菜单也换上了最新的版本,新增了几道“外婆系列”的新菜品,还有一道“外婆炖豆腐?特制版”的特别介绍。
“今天电视台的人还要来,大家注意服务质量。”林巧梅叮嘱道,“不能出一点差错。”
“放心吧,梅姐。”服务员小张自信满满,“我们昨晚演练到很晚,连端菜的角度都练过。”
“那就更好了。”林巧梅点头,“记住,我们不是在端菜,是在传递温度。”
中午时分,餐厅已经人满为患。门口排起了长队,空气中弥漫着红烧肉、炖牛腩、炖猪蹄和炖豆腐的香气,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孩子走进餐厅,坐下后翻看菜单,指着“外婆炖豆腐?特制版”问服务员:“这道菜味道怎么样?”
“这道菜是我们最新推出的‘外婆系列’之一。”服务员微笑着介绍,“用的是传统做法,加上李老板的秘方,炖得酥烂入味,汤汁浓郁。”
“那就来一份。”丈夫点头,“听说这道菜很补,给孩子补补身子。”
与此同时,后厨里,老陈正带着几个学徒炖豆腐。他一边翻动锅里的豆腐,一边讲解:“火候要稳,先大火逼出香味,再小火慢炖,最后大火收汁。记住,火候是灵魂。”
“火候是灵魂。”几个学徒齐声重复。
“还有,炖豆腐的香料要搭配得当。”老陈继续讲解,“多了太冲,少了没味。得找到那个平衡点。”
小赵在一旁默默记下,眼神专注。
“你小子,现在学得挺认真。”老陈看了他一眼,“以后能不能接我的班,就看你自己了。”
“我一定努力!”小赵郑重地点头。
傍晚时分,电视台的直播如期进行。镜头扫过后厨,老陈正在翻炒炖豆腐,动作熟练,锅气十足。
“这道炖豆腐,是我童年最深的记忆。”李哲站在一旁,对着镜头说道,“小时候家里穷,只有逢年过节,外婆才会炖一锅豆腐。那种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所以您才坚持不用机器,而是用手工制作?”主持人问。
“是的。”李哲点头,“我们想做的,不只是味道,还有情感。每一口豆腐,都是一段回忆。”
直播间里,弹幕刷屏:
“李老板太励志了!”
“我也想吃一口童年的味道。”
“这才是真正的匠心精神。”
直播结束后,李哲回到办公室,韩春燕已经在等他。
“电视台那边说,今晚的直播反响很好。”韩春燕递上一份数据报告,“观看人数突破了七百万,评论区几乎全是好评。”
“辛苦了。”李哲接过报告,翻看几页后点头,“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不过……”韩春燕犹豫了一下,“有个投资人又联系我了,说想投资我们。”
李哲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告诉他,我们暂时不考虑融资。”
“可他说,错过这次机会,可能就再没机会了。”韩春燕皱眉。
“我知道。”李哲语气坚定,“但我们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我们要做的是把味道稳定下来,把流程标准化,把人培养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韩春燕点头:“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