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将这些倭寇大头目斩首示众,以此震东瀛日本。
若是日本国胆敢抗拒天威,胆敢不交人的话,那好办,正好藉此为由,将日本国彻底屠灭,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倭寇之祸。
对史的这个方略,李崇是极为赞成的,
除此之外,他还多想了一层。
不,应该是两层。
其一是屠灭日本之后,用日本的银矿,来充盈大乾的国库。
其二则是李崇的后宫之内,至今还缺少几个日本娘们。
这些日本花姑娘,虽说给不了她们什麽名分,但是玩玩还是可以的。
毕竟李崇在上一世,东京非常非常的热,他可没少瞻仰岛国老师们的优秀作品。
哪怕是为了满足李崇心里的恶趣味,在他的后宫之中,也必须有日本娘们的一席之地而一想到日本这个国名,李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东瀛岛国,本名邪马台,后来在东汉时期,邪马台国王派使者入汉都洛阳进贡,表示愿意永为大汉之臣属藩国。
因为嫌弃邪马台之国名粗鄙不堪,故而请天朝皇帝赐名。
当时的天朝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他便将邪马台国,改名为倭奴国。
好嘛,嫌弃邪马台之名粗鄙,结果换来一个倭奴国,
这名字,简直是侮辱他妈给侮辱开门,侮辱到家了。
《新唐书·日本传》所载:「倭奴国自恶其名不雅」。
便是说,倭奴国对这个新国名很不满意,一直想让天朝皇帝给他们,重新赐一个寓意好一点的国名。
可是天朝皇帝,一直不怎麽搭理他们的请求。
这一拖,便拖到了唐朝。
唐高宗李治睡了小妈武则天,武则天后来又以周代唐。
可能是觉得所谓大周,名不正言不顺,统治合法性不足,武则天为了装裱门面,便想出来一个万国来朝,彰显新朝新气象的主意。
而倭奴国也藉此机会,再一次请求天朝皇帝,也就是武则天为其更改国名。
武则天在一次宴会之后,以倭奴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正式将倭奴国改名为日本国。
和以前的倭奴国相比,日本国这个名字,简直好太多了。
其中蕴含日出东方之意,凭空给了倭人莫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
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
俗话说,女人管家,房屋倒塌。
只能说,这女人啊,是真的不适合当皇帝。
哪怕是强如武则天,在当了皇帝之后,也是昏招频出,
故而李崇决定,在屠灭日本之后,便将日本国的名字,重新改回倭奴国,并且万世不易。
有些扯得太远了,再说回东南税赋的具体用途,李崇的心里如此打算,但所谓政治,乃是妥协的艺术,故而对于那些文官的提议,李崇并不打算全盘否决。
毕竟想让他们干活,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他们分润一些好处的。
故而李崇决定,八百多万两东南税赋,其中两百多万两,给那些文官,让他们填补今年的财政亏空。
至于历年的财政亏空,以后逐年填补即可,反正那些窟窿都存在了那麽多年,让其再多存在上几年,似乎也没什麽太大的影响。
尤为关键的是,这笔银子若是给了他们,那明年的远洋贸易所获之利,以及薛氏商行上缴的利润分红,他们便一个子儿都别再惦记了。
而文官提议给各级官员增加俸禄,呵呵,想都别想,至少在朕这一朝,你们便死了这份心吧!
大乾此时的俸禄水平,说高不高,但也不算太低。
至少让一个清官,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水准,勉强还是能做到的。
而对于那些贪官,即便你把俸禄再提高十倍,他们该贪污的,还是照贪不误,一两银子也不会少贪。
所谓养廉银,纯粹就是在一本正经的扯淡,与其说是养廉银,不如说是君臣之间的分赃大会,
来得更为妥帖一些。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李崇的初步谋划,真正要拍板定夺,还得等到明日朝会之时。
翌日,朔日大朝会。
李崇头戴冕冠,身穿赭黄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缓步踏入皇极殿,踏上丹陛玉阶,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
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依照礼仪行三拜九叩之礼,教坊司鼓乐齐鸣。
藩属国进献贺表,一十三省地方督抚进献贡品,十数名绯袍大臣出列,一番歌功颂德之后,又是好一阵鼓乐齐鸣。
文武百官再一次跪拜致贺,行礼如仪,就此,礼仪性质的大朝会结束。
等那些中低级官员散去之后,李崇这才抛出问题,告诉殿内的宗室勋贵,文武百官,东南押解来的八百多万两税银,具体该如何使用,今儿必须商议出来一个结果。
毫不意外的是,李崇话音刚落,偌大的皇极殿之内,群臣们便再